[发明专利]一种焦化污水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6698.4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40;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142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化 污水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化污水处理工艺,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环链有机化合物、叠氮类无机化合和氨氮等,这些物质无论是进入水体(如排入地面水体或渗入地下水体),还是其中的一些物质释放进入大气,他们都会直接的或间接地对动、植物产生严重的危害。人直接食用了含这类物质一定浓度的水,或长时间的吸入含该类物质的空气,会得病及严重者可以致癌;特别是有些物质可在动物或植物体内富集,使其浓度浓缩许多倍,最终通过食物链可侵害到人;焦化废水中的含碳类化合物多数都是耗氧类物质,他们进入水体后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严重时可以导致水体的腐化;而焦化废水中的含氮类物质,能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可以导致藻类的大量滋生和繁殖;氨氮在水体中还能转化成亚硝态氮,婴幼儿食用了含有一定浓度亚硝态氮的水,可导致白血病。由于焦化废水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极其严重,对人类的威胁巨大,因此,不仅要对其进行治理,而且要进行彻底的治理,并且要防止污染的转移和产生二次污染。污水的组成复杂,其成份与性质随企业的生产产品的结构,生产技术的质量、以及循环经济的利用不同而变化。污水中所含污染物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无机物一般以铵盐等形式存在,如NH4+、NH3、SCN-、CN-、SO42-、TP等。有机物除CODcr、BOD5、SS等外,还包括脂肪族化合物、杂环类化合物和多环芳香烃等,同时还包括石油类、动植物油类物质。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某些酚类化合物能使细胞蛋白质发生变性和沉淀,对各种细胞都有直接毒害作用,还可以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其中氰化物属剧毒物质,进入有机体后,可与高铁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变成氰化高铁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使其失去传递氧的作用,从而引起组织缺氧而致中毒;其中大量的多环芳烃和杂环类化合物,不少被疑为致癌和致突变物质,其中大量的有机物排入水体后,还将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危害水生生物。
另外,污水中的NH3-N对水生生物也有毒害作用,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高浓度的NH3–N本身就是一种不稳定的无机物,它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被氧化为NO2-和NO3-,同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生成的NO2-则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高浓度的NH3–N对周围环境及设施设备危害也较大,如下风向的花草树木枯槁;设备、栏杆及配电箱腐烂等。因此,污水治理达标乃至减排工程,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各界组织和公民的重视并进入强制执行环节。强调环境保护,是创造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保障之一。
污染治理既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也不是只有消耗没有产出的花钱项目,污染治理不仅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根据国家“三同时”的建设原则,污染治理完备与否,是建设项目能否投产和运行的先提条件,就如同生产就不得不用电、不得不雇工一样。如果生态一旦遭到严重破坏,不仅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且恢复生态所付出的经济代价可能要比现在所得到的经济效益高出数倍,而且恢复生态所需的时间往往要数十年,乃至上百年。
在技术方面,经过数十年的公关和废水治理的生产实践,国内焦化废水治理从无到有,从单项治理到综合治理,现已实现了焦化废水的完全无害化治理,特别是在生物处理技术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内首先实现了焦化废水的“生物脱酚处理”;接着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又实现了以降低焦化废水COD为目的的“酚氰污水处理”;而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在焦化废水完全无害化治理,即“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方面又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举使国内焦化废水治理独具国际领先地位。目前我们在国内外设计的焦化污水处理,全部采用了生物脱氮处理,并且有不少厂都已顺利投入运行,最早的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装置已运行多年。根据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部提出新的即将颁布的GB16171-20《炼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综合污染物含量加以限定的情况,国内也已进行成功的设计和运行并取得确切的成功数据和经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鑫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66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瓦斯消溶剂的组配方法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压滤机滤板进料孔反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