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清洗功能的蟹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3657.X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9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富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50 | 分类号: | B65D85/50;B65D81/34;B65D25/02;B65D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清洗 功能 | ||
技术领域
一种蟹盒,特别是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蟹盒。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水产品养殖业高速发展,特别是螃蟹等高档水产品,市场需求逐年提高,但是螃蟹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的工具和方式不当,容易使得螃蟹在运输过程中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绳子捆绑,或是草绳包裹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螃蟹大量堆积在一起,容易压死或压伤;而且用上述的方式保存的螃蟹,还需要购买者拿在手上清洗,蒸煮,在这期间容易被螃蟹夹伤,现有技术中还未解决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蟹盒,购买者可无需接触螃蟹,就能将螃蟹清洁干净,直接蒸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具有清洗功能的蟹盒,包括:一对相对称且一侧相连的第一蟹盒本体,包覆第一蟹盒本体且相对称的第二蟹盒本体,嵌入于第一蟹盒本体内用于固定蟹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组成有:置于蟹盒本体内的固定板,嵌入于固定板内且贯穿固定板的蟹形的容纳部;对应于容纳部且置于第二蟹盒本体内的清洗装置。
前述的具有清洗功能的蟹盒,清洗装置组成有:置于第二蟹盒本体内且对应于容纳部的清洗器,连接于清洗器并凸出于第二蟹盒本体的连接杆。
前述的具有清洗功能的蟹盒,清洗器为刷子。
前述的具有清洗功能的蟹盒,对应于容纳部的固定组件设有多个透气孔。
前述的具有清洗功能的蟹盒,透气孔对应于蟹的呼吸器。
前述的具有清洗功能的蟹盒,容纳部为容纳槽。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蟹盒,购买者可无需接触螃蟹,就能将螃蟹清洁干净,直接蒸煮。且包装盒能在运输过程中,提高螃蟹成活率,固定住螃蟹不随意乱动,降低了螃蟹的消耗,所以不会在运输过程中大量减重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蟹盒打开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蟹盒关闭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第二蟹盒本体的主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 第一蟹盒本体,2 透气孔,3 容纳槽,4 固定板,5 第二蟹盒本体,6 刷子,7 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具有清洗功能的蟹盒,一对相对称且一侧相连的第一蟹盒本体1,包覆第一蟹盒本体1且相对称的第二蟹盒本体5,嵌入于第一蟹盒本体1内用于固定蟹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组成有:置于蟹盒本体内的固定板4,嵌入于固定板4内且贯穿固定板4的蟹形的容纳部,作为一种优选,容纳部为容纳槽3;对应于容纳部且置于第二蟹盒本体5内的清洗装置。可以将蟹盒本体打开,将螃蟹放入其中一个容纳槽3内,闭合蟹盒本体,容纳槽3的形状为蟹形,限制了螃蟹的行动,降低了螃蟹能量的消耗,从而螃蟹的重量不会大幅度的降低,降低了养殖者的损失率。
清洗装置组成有:置于第二蟹盒本体5内且对应于容纳部的清洗器,连接于清洗器并凸出于第二蟹盒本体5的连接杆7。作为一种优选,清洗器为刷子6。购买者可以通过抓着连接杆7,操纵刷子6,对螃蟹进行清洗。而且对称的设计,使得螃蟹的各个地方都能清洁到。
对应于容纳部的固定组件设有多个透气孔2,透气孔2对应于蟹的呼吸器。这样的设计,给予螃蟹正常的呼吸,保证了螃蟹的生存率,且蟹盒的设计,不会使得螃蟹被压死或窒息死,降低了养殖者的损失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蟹盒,购买者可无需接触螃蟹,就能将螃蟹清洁干净,直接蒸煮。且包装盒能在运输过程中,提高螃蟹成活率,固定住螃蟹不随意乱动,降低了螃蟹的消耗,所以不会在运输过程中大量减重的情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富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富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36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