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磨纱线接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2962.7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7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东;贾文杰;罗国;刘霞;宋均燕;张玉高;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吐鲁番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5/00 | 分类号: | D01H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彤;万志香 |
地址: | 528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纱线 接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磨纱线接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环锭纺纱机所纺纱线必须经过络筒工序,原因之一是将纱线上的明显疵点去除并重新接头,原因之二是将小容量的管纱通过接头变成大卷装的筒纱,因此有利于后续高效生产出高质量面料。现在络筒机上广泛使用的纱线接头装置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气捻结,第二种是搓捻结,其中气捻结是通过压缩气流将需要接头的两部分纱线的须条相互缠绕在对方的纱干上,而搓捻结则是通过一对搓捻盘将需要接头的两部分纱线的须条缠绕在对方的纱干上。
不管是气捻结还是搓捻结,通过肉眼难以判断接头部分与纱干的区别,同时由于相关缠绕的纱段足够长,接头部分的强力能够达到正常纱干强力的90%以上。因此按照常规要求完全能够满足后工序对纱线接头的要求。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含有以上接头的纱线作为经纱时,极易因经纱断头而导致停机,严重影响织机效率的提高。根据统计每一百码织布长度,经纱上的接头数超过400个,因此纱线接头的耐磨程度极大地影响织机的经纱断头情况。主要原因在于经纱在织造过程中会受到几个方面的作用力,第一个作用力是通过织机施加的张力,该力使经纱处于张紧状态,有利于形成投纬所需的空间;第二个力是沿纱线的摩擦力,该力来源于综框上下运动导致的经纱与停经片或经纱与综丝上综眼上/下边缘沿纱线方向反复摩擦;第三个力是与纱线有一定夹角的摩擦力,该力来源于相邻纱线在综框的上下运动中形成的相互剧烈摩擦;第四个力是打纬过程过程中钢筘对纱线的的剧烈摩擦力。因此如果在织造过程中只存在第一个力,现有的接头结构完全可以满足要求,但由于还有另外三个力存在,现有的接头方式已难以满足要求,原因在于现有接头方式是纱线末端纤维缠绕于与之接头的纱线表面,没有受到有效握持,与纱线表面之间的抱和力极弱,在表面摩擦力特别是沿纱线方向的摩擦力作用下,贴服于纱线表面的末端纤维非常容易沿纱线移动,从而大幅度减少纱线接头处接头纤维的抱和长度,在张力或其它力的作用下纱线接头迅速解体导致纱线断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产品经纬密度的增加或织机速度的提高,纱线之间或纱线与织机构件间的摩擦力显著增加,由此导致的接头断裂几率也显著增加。
因此,开发出一种耐磨的纱线接头及其制备方法,不仅是满足高档面料对纱线接头外观的要求,而且是作为经纱完全能够抵御织造过程中纱线与纱线或纱线与织机构件间的反复摩擦,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纱线接头的制备方法。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耐磨纱线接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左纱和右纱相对平行放置,左纱的末端距离右纱的末端至少60mm,左纱与右纱的平行距离小于5mm;
第二步,左压纱块和右压纱块位于左纱的末端和右纱的末端之间将左纱和右纱握持住,左压纱块和右压纱块之间的距离为5-30mm;
第三步,分别剪切左纱和右纱的末端,使左纱的末端与右压纱块之间的距离为10-30mm,右纱的末端与左压纱块之间的距离为10-30mm;
第四步,分别通过左吸风管和右吸风管吸入右纱的末端和左纱的末端,使右纱的末端与左压纱块之间的左纱梢及左纱的末端与右压纱块之间的右纱梢呈毛笔状;
第五步,在左纱上距离左压纱块10-30mm处通过左夹持环对左夹持环和左压纱块之间的左纱体进行退捻;在右纱上距离右压纱块10-30mm处通过右夹持环对右夹持环和右压纱块之间的右纱体进行退捻;
第六步,与吸风管连接的左穿刺针管(或使用带有针舌的左钩针)和右穿刺针管分别插入左纱体和右纱体,待左穿刺针管和右穿刺针管的吸风口分别吸住左纱梢和右纱梢后,再从左纱体和右纱体抽出,将左纱梢和右纱梢分别从左纱体和右纱体穿过;
第七步,带有针舌的左钩针(或使用与吸风管连接的左穿刺针管)和右钩针分别穿入左纱体和右纱体,使左纱梢和右纱梢的尾部分别处于左钩针和右钩针的钩子内,并通过左钩针和右钩针上针舌覆盖形成封闭,左钩针和右钩针抽回过程中使左纱梢和右纱梢再次从左纱体和右纱体穿过;
第八步,撤去左压纱快和右压纱块,对左夹持环和右夹持环之间的纱体进行加捻,所加捻度为第五步所退捻度的60-100%;左夹持环与左压纱块之间的纱体加捻后形成左纠缠段,左压纱块与右压纱块之间的纱体加捻后形成抱和段,右压纱块与右夹持环之间的纱体加捻后形成右纠缠段;
通过上述步骤即得所述耐磨纱线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吐鲁番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吐鲁番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2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式电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发电机定子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