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的鱼片新鲜度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2936.4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9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文;成军虎;曾新安;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文姬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谱 成像 鱼片 新鲜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新鲜度品质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的鱼片新鲜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鱼类是水产品重要组成部分。鱼肉味道鲜美,且营养物质含量高,鱼肉产品是人类所需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是人们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蛋白质含量约为15%~24%,其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新鲜度是鱼类或鱼类制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最终产品质量是十分重要的。鱼类死亡后,鱼肉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随着鱼贮存期的延长,会很快导致微生物繁殖,在内源酶作用下使蛋白质自溶分解,从而造成鱼肉腐败变质而不能食用。因此,快速、准确评价鱼肉新鲜度,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也对鱼肉及其制品的运输、储藏及加工过程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现已发展了一系列的指标和方法来评价鱼肉新鲜度。传统的感官评价法应用范围最广,能及时提供鱼肉品质信息,但它需要专业培训的测评小组,易受测评人员身体和心理状况影响,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实验室常用的化学方法以测量三甲胺(TMA)、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K值来评价鱼肉新鲜度。化学方法测试结果准确,但操作费时耗力,属于破坏性检测。微生物方法采用测量细菌总数或采用酶传感器进行鱼肉新鲜度检测,现有的活细胞计数方法复杂且费时,在鱼肉新鲜度判定中不实用。而正在发展的酶传感器,原料制备繁琐,测试条件苛刻,电极使用时间短。运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技术能得到精确的数据,但设备昂贵,检测系统复杂,难以满足当代水产品行业在线快速检测的需求。
高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在农产品和食品领域品质快速检测中已经表现出极强的优越性,但用于鱼类等水产品新鲜度评价检测方面没有报道。经检索,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授权的相关专利,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62347.5、名称为“一种基于嗅觉可视化检测鱼肉新鲜度的方法和装置”的申请是利用化学显色剂与待检测气体反应前后,利用颜色变化实现对定性和定量分析,但是颜色反应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长时间工作灵敏度下降,容易引起检测结果的误差。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10132639.5、名称为“一种快速无损鱼体鲜度检测试纸盒及其检测方法”和申请号为201010180216.2、名称为“一种快速无损伤检测淡水鱼鲜度的方法”的专利申请虽然可以实现快速,但是稳定性较差,而且不能服务于在线检测。
TVB-N值通常作为蛋白性食品新鲜度的化学指标,鱼肉在腐败过程中,由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和酶的作用,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胺类及氨等具挥发性的碱性含氮物质,这些挥发性盐基氮与鱼肉腐败程度之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可以利用TVB-N值来判定鱼肉的新鲜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的鱼片新鲜度检测方法,在不破坏鱼片样品的前提下,实现鱼肉新鲜度的快速无损检测。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的鱼片新鲜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鱼片样本并冷藏,获得不同冷藏天数的鱼片样本;
(2)利用可见近红外高光谱成像仪对不同储藏天数的鱼片样本进行扫描,获取鱼片样本在不同波长条件下的图像信息,得到鱼片样本的高光谱图像;
(3)对鱼片样本的高光谱图像进行分析,得到最能反映鱼片样本新鲜度的特征波长为600nm、615nm、760nm、840nm、860nm和950nm,获取鱼片样本在600nm、615nm、760nm、840nm、860nm和950nm波长下的光谱反射值X600nm、X615nm、X760nm、X840nm、X860nm和X950nm;
(4)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鱼片新鲜度的回归方程:
YTVB-N=-59.9-244.6X600nm+656.9X615nm-519.1X760nm+951.3X840nm-1547.9X860nm-884.5X950nm;
其中,YTVB-N为新鲜度指标TVB-N值,表示表示新鲜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29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