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库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2500.5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3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于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智能 车库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库管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库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车辆数目不断增多,在车库管理方面暴露出了以下问题:一、在较为大型、拥挤且空位率较低的车库,车主寻找空停车位也会变得困难,而且当要取车离开的时候也并不容易快速找到自己的车辆;二、现在大多数车库停车收费方式并不合理( 一般停车收费方式按次收费),会导致长时间停车和短时间停车收费相同的不合理情况。三、大部分车库需要人工进行收费、找补,由于车辆数目大,导致管理难度大,费时费力且增加了管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监控小区围墙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库管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库管理系统,包括主控模块,车位检测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出入口拦截模块,入口出卡模块,出口收费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其中:
所述车位检测模块包括车位传感器,LED显示灯,无线收发模块,所述车位传感器用于检测车位上停车信息,并通过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进行无线通信,通过所述LED显示灯显示车位状态;
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用于显示车库内车位情况,且让车主自主选择车位;
所述出入口拦截模块,入口出卡模块,出口收费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相连。
所述液晶显示屏为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所述LED显示灯为双色显示灯,绿色表示车位空闲,红色表示车位有车。
所述无线通信的方式为WI-FI,微波通信或GP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库管理系统,在进入车库前自动取卡,并通过触摸式液晶显示屏进行车位自主选择,出车库时可以实现自动收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揭示的监管系统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库管理系统,包括主控模块,车位检测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出入口拦截模块,入口出卡模块,出口收费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
具体说来,所述主控模块采用的是STM32增强型系列芯片,且该芯片采用了高性能的ARM Cortex-M3 32位的RISC内核,工作频率为72MHz,用于控制整个管理系统,且该模块还内置了高速的存储器,丰富的增强I/O端口及联接到两条APB总线的外设,大大满足了信息处理的需要。
所述车位检测模块包括车位传感器,LED显示灯及无线收发模块,其中所述车位传感器通过红外进行车位停车情况的检测,所述LED显示灯为双色显示灯,当所述车位传感器检测到车位有车时,所述LED显示灯显示为红色,当所述车位传感器检测到车位无车时,所述LED显示灯显示为绿色,所述无线收发模块通过无线方式与所示无线通信模块进行信号传递。
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为触摸式液晶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车库内车位情况,且车主可以通过所述液晶显示屏进行车位自主选择,并得到选中车位的最佳路径导航信息。
所述出入口拦截模块为拦截杆,当车主从入口处取卡并选择车位后,入口处拦截杆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打开,当车主在出口处完成缴费后,出口处拦截杆在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下打开。
所述入口取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车主进入车库前取卡,所述出口收费模块,用于收缴车主的停车费用,通过读取车卡上的停车信息,根据时间计算出停车费用,并且自动收费找零。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与车位上的无线收发模块进行无线信号传递,其无线方式为WI-FI,微波通信或GPS。
具体使用时,车主驶入车库入口,通过入口取卡模块获取车卡,并且通过所述液晶显示模块上的整体车位状态图,选择出自己想要的车位(相当于车位预约),然后所述液晶显示模块自动显示出到达此车为的最佳路径图,同时入口处的拦截杆打开,车主将车驶入找到相应库位后停下,此时车位传感器检测到有车停入,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将停车状态发送给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及时记录并更新液晶显示模块上的车位状态,同时所述LED显示灯由绿色改为红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2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稀土的L830Q管线用无缝钢管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丝杠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