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薄膜聚合物复合膜的流延微浸涂连续生产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2213.4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6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利英唯尔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石坚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聚合物 复合 流延微浸涂 连续生产 设备 方法 | ||
1.一种超薄膜聚合物复合膜的流延微浸涂连续生产设备,含有传输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生产设备中还设置有微浸涂系统、干燥系统和溶剂回收系统;所述的传输系统中的物料滚筒(10)、微浸涂辊(19)、成品滚筒(50)、和多个传输辊(23)均由电机驱动,所述的物料滚筒(10)和至少2个传输辊(23)通过多孔聚合物载体层原料薄片(11)与微浸涂槽(17)中的微浸涂辊(19)相连接,所述的微浸涂辊(19)还通过已浸涂有聚合物浸涂液的湿的超薄膜聚合物复合膜薄片(20)与将所述湿的超薄膜聚合物复合膜薄片(20)送入干燥系统的传输辊(23)相连接;所述干燥系统的第一级真空烘箱(24)、第二级真空烘箱(25)、第三级真空烘箱(26)、空气吹扫冷却护膜器(46)依次相互衔接;从空气吹扫冷却护膜器(46)通过已干燥的超薄膜聚合物复合膜(1)和传输辊(23)相连接,所述的将已干燥的超薄膜聚合物复合膜(1)送出的传输辊(23)与成品滚筒(50)相连接;所述的微浸涂系统中的所述微浸涂槽(17)的槽体上设置有一对红外线液位传感器(15a)和(15b),所述的一对红外线液位传感器(15a)和(15b)分别通过电缆(52)与计算机控制系统(51)相连;聚合物浸涂溶液容器(13)的下部设置有高精密计量泵(15),所述高精密计量泵(15)通过电缆(52)与计算机控制系统(51)相连,其出口通过聚合物浸涂溶液输送管道(16)深入所述微浸涂槽(17)之中;在干燥系统中,所述的第一级真空烘箱(24)的氮气进口(27)、第二级真空烘箱(25)的氮气进口(29)、第三级真空烘箱(26)的氮气进口(31)分别通过氮气分配管道(41)与氮气流量控制器(40)和氮气瓶(39)相连;所述空气吹扫冷却护膜器(46)的空气进口(47)通过空气管道(43)与无油空气压缩机(42)相连,在所述空气管道(43)中还设置有空气过滤器(44)和空气干燥器(45);所述的第一级真空烘箱(24)的氮气出口(28)、所述的第二级真空烘箱(25)的氮气出口(30)、和所述的第三级真空烘箱(26)的氮气出口(32)均通过管道(33)和所述溶剂回收系统中的冷凝器(34)进口相连,所述的冷凝器(34)的出口与回收溶剂的储瓶(35)相连,所述的回收溶剂的储瓶(35)通过真空管道(37)与真空泵(3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膜聚合物复合膜的流延微浸涂连续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真空烘箱(24)的氮气出口(28)、所述的第二级真空烘箱(25)的氮气出口(30)、和所述的第三级真空烘箱(26)的氮出口(32)与管道(33)之间,分别设置有一级真空度控制阀(28c)、二级真空度控制阀(30c)、和三级真空度控制阀(32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膜聚合物复合膜的流延微浸涂连续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真空度控制阀(28c)、二级真空度控制阀(30c)、和三级真空度控制阀(32c)分别通过电缆(52)与计算机控制系统(5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膜聚合物复合膜的流延微浸涂连续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真空烘箱(24)的氮气进口(27)、第二级真空烘箱(25)的氮气进口(29)、第三级真空烘箱(26)的氮气进口(31)分别通过电缆(52)与计算机控制系统(5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膜聚合物复合膜的流延微浸涂连续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真空烘箱(24)的氮气出口(28)、所述的第二级真空烘箱(25)的氮气出口(30)、和所述的第三级真空烘箱(26)的氮出口(32)分别通过电缆(52)与计算机控制系统(5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利英唯尔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利英唯尔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22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厨房家电控制装置的收藏机构
- 下一篇:新型抗人IL-23受体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