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屏用触控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61552.0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2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唐根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C09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毕强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用触控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触摸屏用触控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透明基板的同一表面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轴向导电电极和第二轴向导电单元;其中,每个第一轴向导电电极包括多个沿第一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轴向导电单元以及连接在相邻的第一轴向导电单元之间的第一轴向导线;所述第二轴向导电单元沿第二轴向间隔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轴向导电单元形成的配置区域内;
在每个所述第一轴向导线上均形成绝缘块;
涂覆具有导电和光刻胶性能的混合油墨,形成覆盖所述第一轴向导电电极、所述第二轴向导电单元及所述绝缘块的混合油墨层;
对所述混合油墨层进行曝光和显影操作,剩余混合油墨层横跨绝缘块表面的部分,从而利用剩余的混合油墨层形成多个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轴向导电单元的第二轴向导线,第二轴向导电单元和第二轴向导线形成第二轴向导电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混合油墨层进行曝光和显影操作,剩余混合油墨层横跨绝缘块表面的部分,从而利用剩余的混合油墨层形成多个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轴向导电单元的第二轴向导线,第二轴向导电单元和第二轴向导线形成第二轴向导电电极,具体包括:
对所述混合油墨层进行曝光处理,其中,所述曝光处理采用的紫外线灯的主波长为300nm-400nm,曝光能量为50-1000mj/cm2;
对曝光后的触摸屏导电层进行显影处理,其中,显影液为弱碱盐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混合油墨层进行曝光处理之前,还包括:
对混合油墨层进行预烘烤,其中,烘烤温度为60-120摄氏度,烘烤时间为10-6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曝光后的混合油墨层进行显影处理之后,还包括:
对显影后的混合油墨层进行固烤,固烤温度为100-150摄氏度,固烤时间为10-6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透明基板上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轴向导电电极和第二轴向导电单元,包括:
在透明基板上以磁控溅射方式形成透明导电层;
在所述透明导电层上涂覆光刻胶层;
根据第一轴向导电电极和第二轴向导电单元的图案形状及布局对光刻胶层进行曝光显影;
对透明导电层进行蚀刻形成第一轴向导电电极和第二轴向导电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个所述第一轴向导线上均形成绝缘块,包括:
涂覆透明光刻胶,形成覆盖所述第一轴向导电电极及所述第二轴向导电单元的透明光刻胶层,其中,所述透明光刻胶层的厚度为0.5-2um;
对透明光刻胶层进行曝光显影,剩余透明光刻胶层覆盖第一轴向导电电极的第一轴向导线的部分,所述剩余透明光刻胶层形成所述绝缘块。
7.一种触摸屏用触控元件,包括:透明基板;及
形成于透明基板同一侧的第一轴向导电电极、第二轴向导电电极及绝缘块,所述第一轴向导电电极包括形成于所述透明基板表面的多个沿第一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轴向导电单元以及连接在相邻的第一轴向导电单元之间的第一轴向导线,所述绝缘块分别覆盖于所述第一轴向导线表面;
所述第二轴向导电电极包括多个沿第二轴向间隔设置在相邻的第一轴向导电单元形成的配置区域内的第二轴向导向单元及多个横跨绝缘块表面并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轴向导电单元的第二轴向导线;
所述第二轴向导线为具有导电和光刻胶性能的混合油墨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为透明光刻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油墨包括混合的导电材料和树脂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油墨的粘度为1000cps-50000cps。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为金、银、铜、铝、锰、钼、锌或碳粉中的至少一种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为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的尺寸为50nm-10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15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显示界面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摆动式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