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腹膜透析用药液袋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0136.9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5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仁;孙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A61M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彤;万志香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膜 透析 用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包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腹膜透析用药液袋。
背景技术
药液的包装其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历程:玻璃瓶-塑料瓶-PVC软袋-非PVC软袋,此后非PVC软袋又拓展为粉-液双室袋、液-液双室袋与液-液多室袋3种新的包装形式,从玻璃瓶到单室软袋,主要是包装材料的变化,而双室及多室包装的出现则使药液产品从生产到使用整个过程都产生了革新。
腹膜透析是一种治疗尿毒症的治疗方法,需要长期大量的使用,其药液质量、包装材料的选择关系着用药的安全性。市面上的腹膜透析液通常采用PVC包装材料,长期使用,给腹膜透析患者带来危害。目前,腹膜透析液作为体内用药需要经过高温灭菌,目前市面上的腹膜透析液采用加入易折塞,作为药液和外接管路的链接纽带,来保证管路的系统的无菌性。但是,易折塞在高温灭菌后双酚A增加,长期使用,给腹膜透析患者带来危害。
现有的双室袋存在如下缺点:
1、使用易折塞作为与腹内灌的通路阻断装置,易折塞在高温灭菌后双酚A增加,长期使用,给腹膜透析患者带来危害。
2、PVC包装含DEHP,DEHP可能致癌、有遗传毒性和致畸作用。
3、药液袋有死角,透析过程中最后容易剩余药液。
4、直式虚焊条在运输过程中,虚焊易开。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腹膜透析用药液袋。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腹膜透析用药液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包括至少一个药液室,袋体的边缘处设有外接管连接口,所述外接管连接口与药液室通过至少一个可分开的第一分割部件隔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接管连接口与药液室通过两个可分开的第一分割部件隔开,所述第一分割部件为虚焊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袋体内所述外接管连接口处设有实焊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袋体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药液室,所述药液室之间通过可分开的第二分割部件隔开,所述第二分割部件与袋体边缘的连接处设有实焊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实焊条的形状为弧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液室设有灌液口,所述袋体边缘设有挂药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袋体的材质为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丁烯(PB)或SEBS(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外接管连接口与药液室之间采用可分开的分割部件(虚焊条),替代易折塞,可进一步防止双酚A对药液的污染;通过设置2道分割部件(虚焊条)可以更好地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虚焊条压开;
2、第二分割部件与袋体边缘连接处设置的实焊条采用弧形设计,减少虚焊条的受压面积防止运输过程中虚焊条压开;
3、袋体设置2个或2个以上的药液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药使用;
4、斜式悬挂式设计,便于液体流出;
5、外接管连接口处设置的实焊条采用弧形设计,可减少药液死角;
6、采用非PVC材质,减少材质对药液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药液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药液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药液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第一药液室;102、挂药孔;103、第二分割部件;104、第二药液室;105、111、第一分割部件;106、外接管连接口;107、108、灌液口;109、110、实焊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参考图1,本实施例一种腹膜透析用药液袋,包括由第一药液室101和第二药液室104组成的袋体,袋体的边缘处还设有外接管连接口106,所述外接管连接口与第二药液室通过一个可分开的第一分割部件105(虚焊条)隔开。
所述第一药液室和第二药液室之间通过可分开的第二分割部件103(虚焊条)隔开。所述第一药液室和第二药液室分别设有灌液口107、108,所述袋体边缘还设有挂药孔102。所述袋体的材质为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丁烯(PB)、SEBS单独或两两混合或其中多种混合而成的三层共挤药液用膜和五层共挤药液用膜。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01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