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入智能家居网络的红外家电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7163.0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2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付蔚;王平;张阳阳;陈刚;陈莉;敬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入 智能家居 网络 红外 家电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接入智能家居网络的红外家电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家用电器设备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对于家居生活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豪华装饰,而转向追求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家居体验。但是,由于家庭内部的红外家电种类繁多、品牌各不相同,造成不仅每种家电的控制命令不同,而且同种类家电不同品牌厂商的控制命令又不尽相同,因此必须配套使用多种专用的红外家电遥控器,但这又与人们追求的智能化、人性化家居体验大相径庭。同时,由于使用多种专用的红外家电遥控器,容易增加使用者的使用复杂度,且易造成混淆,不利于使用者快速便捷的使用智能家用电器。
由此可见,目前在智能家居领域急需一种能够接入智能家居网络以实现对不同家庭的不同红外家电统一控制的红外家电控制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入智能家居网络的红外家电控制器,该控制器运用红外技术、嵌入式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实现了对不同家庭的不同红外家电统一控制,满足人们对智能化、人性化的家居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入智能家居网络的红外家电控制器,包括人机交互模块、通信模块、红外控制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和核心处理器;核心处理器分别与人机交互模块、通信模块、红外控制模块、存储模块相连;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红外家电控制器与智能家居网络之间以及红外家电控制器与以太网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红外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红外家电;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红外家电的红外控制命令和XML文件;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实现红外家电控制器的人机交互功能。
进一步,所述通信模块包括WSN模块和以太网接口。
进一步,所述存储模块包括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和FLASH模块。
进一步,所述核心处理器采用S3C6410处理器芯片。
进一步,所述红外控制模块包括红外终端读写模块和红外发射模块,其中红外终端读写模块处理红外学习获得的红外编码,红外发射模块用于发射红外命令控制红外家电。
进一步,所述人机交互模块采用LCD触摸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家电控制器能够接入智能家居网络并实现对不同家庭的不同红外家电统一控制,满足了人们对智能化、人性化的家居体验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红外家电人机交互模块功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红外家电控制器包括人机交互模块、通信模块、红外控制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和核心处理器;核心处理器分别与人机交互模块、通信模块、红外控制模块、存储模块相连;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红外家电控制器与智能家居网络之间以及红外家电控制器与以太网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红外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红外家电;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红外家电的红外控制命令和XML文件;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实现红外家电控制器的人机交互功能。
具体来说,通信模块,用于实现红外家电控制器与智能家居网络之间以及红外家电控制器与以太网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红外家电控制器接入智能家居网络,以便红外家电控制器可以进行红外家电控制命令集的下载,还可以通过网络终端对家庭内部红外家电进行远程控制。红外控制模块,包括红外终端读写模块和红外发射模块,其中红外终端读写模块处理红外学习获得的红外编码,红外发射模块用于发射红外命令控制红外家电。存储模块,实现本地红外家电红外控制命令、XML文件的存储。核心处理器,提供整个红外家电控制器所需的运算处理。电源模块,为红外家电控制器提供电源供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7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