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油罐油品密度的制表计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5929.1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9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冉;何在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冉 |
主分类号: | G01N9/00 | 分类号: | G01N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50021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油罐 油品 密度 制表 计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油罐油品密度的制表计量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有别于传统的人工采集储油罐油品平均密度的、以自动化信息化工具为制作传输手段的、可提供以储油罐油品高度为函数的‘储油罐密度分布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一来在诸如油库、炼油厂等企业,在油品的销售出库(厂)业务活动中,均使用人工计量储油罐油品‘平均密度’作为付油密度,一般每天上午、下午各采集一次,录入至付油仪表系统中(或人工读取),来进行油品的质量付油。由于油品进货渠道、原油产地的差异,使得储油罐新进油品的密度(用ρ2表示)与原罐存油品的密度(用ρ1,表示)存在出现差异问题,另由于油品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的原因,先后入库的油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对于油库油品周转)会出现‘油品分层现象’(如图1所示),导致整罐油的平均密度与储油罐出口油品的实际密度(付油密度)出现差异,从而导致实际付油数量出现误差,给企业管理带来困难。
人工计量储油罐油品‘平均密度’作为付油密度以及油品分层现象的存在,也给现代化自动付油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行计量方式中,用人工计量储油罐油品‘平均密度’,所带来的效率底下、易受人为因素干扰、数据可靠性差、不能真实体现储油罐油品密度分布状况等缺陷给付油等作业所带来的困难。采用了一种,将储油罐内油品密度的分布状况抽象出一个模型;用现代化的仪表获取罐内油品各节点的压力、温度、油高等基础数据;再配以专用的计算方法,最终提供一个以油高为函数‘储油罐密度分布表’的制作方法。为付油作业,尤其为自动化付油等提供技术支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油罐油品密度的制表计量方法,它包括基础数据采集仪表、储油罐油品密度分布模型、计算法组成,将储油罐内油品密度的分布状况抽象为储油罐油品密度分布模型;用仪表获取罐内油品各点的压力、温度、油高的基础数据;再按融合区渐增式点状分布计算出所对应点的密度,最终提供一个以油高为函数的储油罐密度分布表;所述储油罐油品密度分布 模型,将不同批次进入储油罐的油品抽象出数个结合面以及结合面两侧相应的融合区,融合区内密度呈“渐增式”点状分布。
所述基础数据的采集仪表是压力、温度、液位仪表。所述基础数据采集仪表共有三只:第一只,液位仪表,用以测量、传递罐内油品的即时高度H;第二只,温度仪表,用以测量、传递罐内油品的即时温度K;第三只、压力仪表,用以测量、传递罐内油品的即时压力P。三个参数H、P、K都是某一时刻t的函数。
所述融合区沿垂直方向按算数平均值划分为若干段,所述融合区的密度也可以按指数或对数分段点状分布。
所述融合区结合面处的密度为相邻两次进罐油品密度的平均值。
所述储油罐油品密度分布模型,
以立式拱顶油罐为例(卧式油罐等类同),该模型做了两个设定,设定一:进油后原罐存油品全部被新进油品推升至上部;设定二:原罐存油品与新进油品以结合面为中心上下各有相同高度的融合区,融合区的大小由进油方式和贸易交割精度确定。(注:上述两个设定均以储油罐底部进油方式为前提)。
所述计算方法包括:
1、融合区渐增式点状密度分布计算法
设定融合区内新进油品和原存油品结合面处的密度为其两者的平均密度ρ=(ρ1+ρ2)/2,该平均密度ρ与新进油品密度和原存油品密度的差值各为B=|ρ1|-ρ(或B=|ρ2|-ρ),将B按算术平均值等分为Y份(Y值按融合区的大小确定),每一份绝对值为S。
以新进油品和原存油品结合面为中心,将融合区上下两侧沿垂直方向按1/Y、2/Y、
3/Y......Y-1/Y‘递增方式’划分(设置)各密度节点,使1/Y+2/Y+3/Y+......+Y-1/Y小于等于Y,则油品密度较大一侧的密度分布状况为1/Y点的密度为ρ+S;2/Y点的密度为ρ+2S;3/Y点的密度为ρ+3S;......Y-1/Y点的密度为ρ+(Y-1)S。同理,油品密度较小的一侧密度分布状况为1/Y点的密度为ρ-S;2/Y点的密度为ρ-2S;3/Y点的密度为ρ-3S;......Y-1/Y点的密度为ρ-(Y-1)S。
2、进油前油品‘标准密度’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冉,未经何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5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及其识别方法
- 下一篇:有线测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