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颖退化粳型不育系的培育及在籼粳杂交稻的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4003.0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1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林添资;余波;龚红兵;钱华飞;景德道;盛生兰;周义文;李闯;曾生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化 不育 培育 杂交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的育种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颖退化粳型不育系的培育及在籼粳杂交稻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作物,我国栽培的水稻主要有两个亚种,即籼亚种和粳亚种。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存在着比籼、粳亚种内杂交稻更强的杂种优势,随着籼粳杂种优势三大障碍(生育期迟、植株高、结实性不好亦即结实率低和充实度差)的克服,籼粳杂交稻米质差和因花时差制种产量低问题愈显突出。以偏籼型不育系与偏粳型恢复系杂交配制的杂交稻(籼不粳恢型),能一定程度提高制种产量,但给米质改良带来更大的难度,稻米品质不籼不粳,食味差。而以偏粳型不育系与偏籼型恢复系配制杂交稻(粳不籼恢型),其稻米品质好于籼不粳恢型杂交稻,但因粳型不育系的异交特性差(柱头外露率远低于籼型),制种成本高,限制了一些强优组合在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稻米品质和制种产量的技术瓶颈,提供一种可高产制繁种优质粳型不育系的选育方法,为籼粳亚种间杂交优势利用的产业化提出技术支撑的内颖退化粳型不育系的培育及在籼粳杂交稻的应用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内颖退化粳型不育系的培育及在籼粳杂交稻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用优质的粳型两系不育系或三系保持系作受体亲本,与隐性单基因控制的内颖退化突变体作供体亲本杂交;
步骤二、在F2代抽穗期用受体亲本两系不育系或三系保持系做母本,选择具有内颖退化、综合农艺性状好的个体做父本杂交;成熟期根据父本米粒饱满度复选杂交组合;
步骤三、用受体亲本两系不育系或三系保持系进行2-3次不饱和回交,以保持其一般配合力;回交一次BC1F2、回交二次BC2F2的处理同F2代;
步骤四、将经受体亲本不饱和回交的内颖退化个体,与三系不育系进行核置换,培育成粳型内颖退化三系不育系;具有光敏核不育特性的个体,即为粳型内颖退化两系不育系;
步骤五、在稳定的内颖退化粳型两系不育系或者三系不育系与籼型恢复系配制组合,选拔优质强优组合。
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供体亲本选择具体标准如下:糙米阳光照射的千粒重与遮光处理的千粒重的比值在0.80以上。
更为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于成熟期根据父本米粒饱满度复选杂交组合,具体标准如下:糙米千粒重在21克以上,且容重不低于1.75g/cm3。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内颖退化粳型不育系的培育及在籼粳杂交稻的应用方法,即利用自然突变的隐性单基因控制的内颖退化特性,将定向转移到粳型不育系,使得不育系呈开放式接受籼型恢复系花粉,可显著提高粳型不育系的繁种、制种产量,繁种、制种产量可突破300公斤/亩;同时用粳型内颖退化不育系与偏籼型恢复系配制的亚种间杂交稻,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籽粒充实度好和食味好;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育种流程图(以两系不育系培育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释本发明:
以江苏丰源种业公司改良组合内颖退化轮回422S/镇恢42为例:
如图1所示,具体培育和应用方法如下:
1)2004年冬季,用轮回422S母本,与内颖退化突变体作父本杂交,得F0种子50粒;
2)2005年正季,在江苏句容种植F1代20株,去杂后混收250克种子;
3)2005年冬—2006年春,在海南陵水种植F2代。在抽穗期用轮回422S母本,选择内25个内颖退化、综合农艺性状好的可育单株做父本回交,在成熟期选择米粒饱满健硕(糙米千粒重在21克以上,且容重不低于1.75g/cm3)的单株回交组合3个。
4)2006年正季,在江苏句容种植BCF1代3个株系,根据受体亲本轮回422S的表现型选择2对株系。
5)2006冬——2007年正季同处理同步骤3)和4),完成BC2F1回交种子。
6)2007冬——2008年正季同处理同步骤3)和4),完成BC3F1回交种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4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除草机
- 下一篇:气相色谱法检测稻谷中毒死蜱农药残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