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折叠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9715.3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邹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利亚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23/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薄折叠灯。
背景技术
台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一些便于携带的折叠灯成了人们经常使用的照明装置,然而这些传统的折叠灯的灯头和灯座的外壳均是分体式的,且由于转动连接轴的导电部分是金属外围注塑塑料造成尺寸较大,装配在灯座和灯头上就会而导致灯头和灯座的厚度增加的问题,在增加成本的同时也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薄折叠灯,通过将灯头和灯座的壳体进行一体化成型,且在灯杆与灯头和灯座的连接处采用特殊的导电转动连接装置,使折叠灯具有超薄、制造成本低及外形简洁美观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薄折叠灯,包括灯头、灯座及连接所述灯头与灯座的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及灯杆,所述灯杆包括两个并行设置的第一灯杆、第二灯杆,所述灯头和灯座位于第一灯杆和第二灯杆之间,所述灯头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灯杆和第二灯杆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灯座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灯杆和第二灯杆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灯头包括灯盖板和嵌入所述灯盖板内的光源模组,所述灯座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灯杆和第二灯杆分别为外表面为绝缘层的导电正极和导电负极,位于所述灯头的光源模组与位于所述灯座的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第一灯杆、第二连接组件及第二灯杆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灯座面板和与所述灯座面板相接的底壳,所述灯盖板和/或灯座面板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灯头的整体为楔形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灯座的整体为楔形结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杆和第二灯杆的形状与灯头及灯座的形状配合。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灯杆和第二灯杆沿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均为自两端至中间厚度逐渐减小的拱形。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发光板和光源放刮板,其中发光板为LED或者OLED。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开关PCB板,电源模块包括电池和/或插电接口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灯盖板的两侧与灯杆的第一端的邻接处开有第一容置孔,所述灯座面板的两侧与灯杆的第二端的邻接处开有第二容置孔,所述灯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灯盖板和灯座面板的邻接处分别开有第三容置孔和第四容置孔,所述灯杆的第一端的两个第三容置孔与所述灯盖板两侧的第一容置孔位置对应,所述灯杆的第二端的两个第四容置孔与所述灯座面板两侧的第二容置孔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容置孔、第三容置孔及两个部分容置在第一容置孔和第三容置孔内实现灯头与灯杆的可转动连接的导电转动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容置孔、第四容置孔及两个部分容置在第二容置孔和第四容置孔内实现灯座与灯杆的可转动连接的导电转动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中的导电转动连接装置相同。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转动连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螺栓、弹性件、金属防转件、摩擦片和金属导电件,其中,所述金属导电件容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的容置孔内,所述摩擦片套在金属导电件上并位于所述灯杆的第一端与灯头及灯杆的第二端与灯座之间,所述金属防转件套在金属导电件上并置于所述灯杆的第二容置孔和第四容置孔内,所述弹性件套在螺栓上,并容置于所述灯杆的第二容置孔和第四容置孔内,螺栓进一步与金属导电件螺接,形成灯杆与灯头及灯杆与灯座的可转动连接结构,其中,所述金属防转件与灯杆的容置孔和金属导电件的接触面间涂有导电润滑油,导电润滑油是由高纯度导电碳黑或导电石墨或导电银、超细微粉、稠化合成油、高分子导电剂、抗氧化剂、防腐蚀剂等多种添加剂而成为的导电油脂,降低接触处的接触电阻和提高导电性能及长久润滑。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片为环状结构,其包括金属元件和非金属元件,所述金属元件为耐磨擦材料制成的环状凸台结构,非金属元件为环状结构,所述非金属元件套在所述金属元件的凸台结构上,所述金属元件与金属导电件和灯杆接触,所述非金属元件在第一连接组件中与灯盖板接触,非金属元件在第二连接组件中与灯座面板接触。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灯盖板及灯座面板均为金属材料,其表面涂有非金属绝缘层或为绝缘氧化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灯杆为金属材料,其外表面涂有非金属绝缘层或为绝缘氧化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利亚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利亚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97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