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电站全景数据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9637.7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0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辰;胡荣;周华锋;陶文伟;丁晓兵;房萍;余斌;张建华;童世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崔春 |
地址: | 51062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全景 数据 建模 方法 | ||
1.一种变电站全景数据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变电站构建全站统一的站控层网络,并通过站控层网络将间隔层的所有装置信息上传到站控层;
建立所述变电站的电网模型和专业应用模型,并在电网模型的基础上扩展所述专业应用模型获得变电站的全景数据模型;
通过站控层采集装置信息,将其存储在所述全景数据模型中,并将全景数据模型的数据信息存储在共享的数据库中;
构建所述全景数据模型的数据访问接口,根据所述数据访问接口接收数据访问请求,并根据全景数据模型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访问请求对应的数据信息进行服务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全景数据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信息包括:保护事件信息,PMU设备信息,测控信息,一次设备状态监测信息,设备诊断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全景数据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变电站的电网模型的步骤包括:
采用IEC61850标准建模方式,创建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信息的SCADA模型;
根据IEC6197建模规范,以图形化的方式建立变电站的一次设备模型;
通过图形化方式将所述SCADA模型、一次设备及设备进行关联获得变电站的电网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全景数据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IEC61850标准建模方式,创建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信息的SCADA模型的步骤包括:
利用系统配置器对变电站的间隔层设备的IEC61850模型文件进行模型订阅,获得变电站的全站系统的SCD文件;
导出变电站设备实例的CID文件及IEC61850通信客户端通信配置文件,并将CID文件下传至IEC61850智能设备中;
根据所述SCD文件建立变电站内的二次设备信息的SCADA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全景数据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变电站的专业应用模型的步骤包括:
根据保护事件信息、保护告警信息、保护定值信息的ICD模型创建保护信息模型;
根据主IED的ICD模型中的一次设备状态监测信息创建一次设备的在线监测模型;
通过数据召唤方式,并根据PMU设备上传的PMU设备信息创建PMU模型;
通过与生产管理系统的数据交互方式,或根据录入的装置属性信息创建运行维护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全景数据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网模型的基础上扩展所述专业应用模型获得变电站的全景数据模型的步骤包括;
利用设定的编码和语义封装,将所述电网模型和专业应用模型进行连接得到变电站的全景数据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全景数据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利用元数据对所述全景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进行自描述得到全景数据模型的元数据内容,基于所述元数据内容设置所述数据模型的数据存储、导入与导出及元数据的接口访问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电站全景数据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元数据对所述全景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进行自描述得到全景数据模型的元数据内容的步骤包括:
利用元数据从逻辑上描述全景模型的结构、映射到具体物理硬件的实现方式及其实际物理存储方式得到全景数据模型的元数据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96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