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树叶培育食用菌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3413.5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5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小芹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1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树叶 培育 食用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的培养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公众所知的食用菌都是利用段水、锯木屑或棉籽壳为原料制作的,这种方法只适宜于林区或产棉区生产,需要消耗大量木材,而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食用菌栽培原料,适宜在广大群众中推广应用,技术易于普及、成本低。
本发明的技术要点是:将收集的枯落树叶,晒干除杂后粉碎成1~2厘米大小的碎片,再将树叶碎片与石膏粉、过磷酸钙和糖,经石灰水调匀,然后装入打有小孔的栽培袋内,经灭菌消毒后把食用菌菌种由栽培袋的小孔处接种到袋内培养基上,置室内培养,待菌丝布满培养基时,再将栽培袋串挂于林下,经常保持培养基的合适温、湿度很快就可培育出食用菌成品。
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将当年的枯落树叶晒干除杂,然后粉碎成1~2Cm2大小的碎片,把树叶碎片与石膏粉、过磷酸钙和糖按95∶2∶2∶1的比例配合成培养基,再将以熟石灰水调合成用手握指缝见水而不滴水的培养基,装入用无毒塑料制成四周均匀分布小孔的内栽培袋里,内栽培袋外面套一个同样规格的无孔塑料袋,培养基装袋至三分之二高处停止装料,稍压实后将内栽培袋口扎成可吊挂的死结,放在蒸笼内高温灭菌,加热煮沸12小时停火,并让火自然熄灭,在无菌条件下摘去外塑料袋,用消毒镊子 挟菌种经内栽培袋四周小孔均匀接种到培养基上,然后再套上外塑料袋,置室温为20~28℃的培养室内培养发菌,一般经30~40天菌丝可布满培养基,此时逐渐去掉外塑料袋,继续培养3~5天,就可移入林内发菌。
在郁闭度为0.7~0.8的天然林或人工林内,选择散射光充足,空气温度较大的林地,以林木为架柱,在相邻树干高约2.5米处绑一根通直硬实的木杆,杆上每隔30厘米左右钉一串挂钩,钩间距离约50厘米,将充分发白而且已经开始出现菌蕾的栽培袋逐个串挂在钩上,进行林下培养,随时注意喷洒水份,以维持林内良好的湿润条件,约过十天就可陆续出成品供市。
实施例:
把粉碎好的当年晒干树叶47.5公斤、石膏粉1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糖0.5公斤配合拌匀,制成培养基,再将培养基装入规格为20×40厘米由无毒塑料制成的内栽培袋里,距袋口14厘米以下的袋壁按5~6厘米的距离均匀打成直径为一厘米的许多小孔,装料前在内栽培袋外套一个同样规格的外塑料袋,将料装入袋高的三分之二处止,稍压实,用纱绳将内袋口结成可吊挂的死结,将装有培养基的栽培袋置于内径为90厘米,高为100厘米的蒸笼里,烧火煮沸12小时后封火,并让火自然熄灭,冷却后取出接种,在无菌箱内将外塑料袋取下,用消过毒的镊子挟食用菌菌种接入小孔中的培养基上,接 完后即刻套好外塑料袋,置室温为20~28℃的温度条件下培养发菌,待菌丝布满培养基时取掉外塑料袋,继续培养3~5天移入林内串挂发菇,在郁闭度为0.7~0.8的天然或人工林内,选择散射光充足,空气湿度为80%左右的林地,利用林木为架柱,在相邻树杆高2.5米处捆一根通直硬实的木杆,在杆上每隔30厘米钉一钩间距为50厘米的串钩,将布满菌丝并已开始出现菌蕾的栽培袋挂于串钩上四周搭围一个保持温湿度的塑料棚,为提高产量,白天盖围好塑料棚,晚上可全部掀开,造成干与湿的落差和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可有效地促进食用菌生长。
应用本发明培养食用菌一块1000平方米的林地一年可培养食用菌20~30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小芹,未经徐小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34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枣树的嫁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春植甘蔗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