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43099.0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7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云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2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神经衰弱 中药 有效 部位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衰弱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神经过于紧张、精神负担过重或受到精神创伤,致使大脑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临床症状的一种神经功能性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繁多,主要有精神易兴奋、精神易疲劳、情绪不稳定、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该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可以快速有效的治疗神经衰弱,具有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根据古今医家长期的临床实践,一致认为神经衰弱多由七情内伤,尤其与长期精神抑郁、思虑过度、精神紧张关系最为密切,由于情志内伤,往往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本发明所述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由如下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地骨皮27、覆盆子25、甘草20、草果8、土茯苓15和粟米5。
本发明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适合加工的剂型为口服液。
本发明所述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各中药组分粉碎,加入1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2小时;过滤煎液后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浓度为1.12的膏,加乙醇,使其含醇量为66%,静置过夜,回收乙醇,浓缩;
(2)将浓缩后的浓缩液按照常规制剂工艺加入适合的辅料,加工口服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具有益气健脾、疏肝理气、行滞解郁、补益肺肾的功效,经试验,可以快速治疗神经衰弱。
(2)本发明组合物无毒副作用。
(3)本发明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得率高,有效保持了药物的有效成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取地骨皮27g、覆盆子25g、甘草20g、草果8g、土茯苓15g和粟米5g,粉碎至粗粉,加入1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2小时;过滤煎液后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浓度为1.12的膏,加乙醇,使其含醇量为66%,静置过夜,回收乙醇,得到浓缩液1000ml,取单糖浆,加入上述浓缩液,并用枸橼酸调pH至4,加蒸馏水至5000ml,搅拌均匀,精滤后分装成15ml玻璃瓶中,包装得到口服液。
本品为黄色澄明液体,放置半年内不产生浑浊,pH约4,总固体10%左右。
实施例2
临床观察病人500例,病人均有明显的神经衰弱临床症状并经临床医师确诊。
口服实施例1制得的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15ml。用药时间为15天。
15天后,使用实施例1所得口服液的患者统计结果见表1。
疗效标准:显效包括完全缓解、基本缓解和好转。其中,完全缓解是经医生诊断神经衰弱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基本缓解是经医生诊断神经衰弱的临床症状多数消失,仅存在小部分也较服药前减轻。无效是临床表现与上述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云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云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30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环变迹镜
- 下一篇:平面媒介体识别标志与电子装置档案的数据关联技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