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2671.1 | 申请日: | 2013-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6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伟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自动 倒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去除零件上因机加工产生的毛刺,也为了便于零件装配,一般在零件端部做出倒角。倒角多为45°,也可制成30°或60°。
一般倒角的作用是去除毛刺。但是对于图纸中特别指出的倒角,一般是安装工艺的要求,例如轴承的安装导向,还有一些圆弧倒角(或称为圆弧过渡)还可以起到减小应力集中,加强轴类零件的强度的作用,此外,还可以使装配容易;在农机零件上,特别是圆形配件和圆孔的端面往往加工成45°左右的倒角,这些倒角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在螺栓等小零件成型工艺之前,也会进行倒角,为的是方便进入成型模。
在此之前,倒角工艺十分落后,完全靠人工用手指夹住工件,在飞转的电钻钻头上作业,不但效率较低,成品质量较差,废品率高,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全自动完成工件内孔倒角,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废品率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包括: 包括旋转振动供料装置、走料导轨及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
旋转振动供料装置连通走料导轨;
走料导轨包括用于将工件转移至倒角位置的推料装置;
倒角装置包括:倒角气缸、连接于倒角气缸的倒角滑动块、设于倒角滑动块上方的倒角电机及倒角钻头,倒角钻头通过倒角电机驱动旋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旋转振动供料装置包括供料盘及设于供料盘低端的振动装置,供料盘内壁设有沿底面螺旋上升的螺旋输料道,螺旋输料道与走料导轨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螺旋输料道及走料导轨的宽度小于C型夹具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倒角装置为两侧倒角装置,包括第一侧面倒角装置及第二侧面倒角装置,第一侧面倒角装置与第二侧面倒角装置饿结构相同,第一侧面倒角装置及第二侧面倒角装置之间为倒角夹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倒角夹槽与走料导轨衔接,方向一致但首尾相互错开,通过推料装置将工件从走料导轨推送至倒角夹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料装置包括第一推料块及第二推料块,第一推料块设于走料导轨尾端,第一推料块与第一推动气缸连接,第一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与走料导轨的方向垂直,第二推料块设于倒角夹槽首端,第二推料块与第二推动气缸连接,第二推动气缸的驱动方向与倒角夹槽的方向一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推料块沿走料导轨方向设有夹料槽,夹料槽的宽度与走料导轨的宽度相同,夹料槽与走料导轨衔接,第一推料块的厚度小于C型夹具的;第二推料块位于第一推料块上表面所在的平面上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倒角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倒角机构;
每组倒角机构包括:倒角气缸、倒角滑动块、倒角电机及倒角钻头;
倒角钻头端部设有倒角钻杆,倒角钻杆与倒角夹槽垂直;
倒角钻头通过倒角气缸驱动,随倒角滑动块直线往复运动,倒角滑动块的运动方向垂直于倒角夹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倒角装置包括三组倒角机构,三组倒角机构平行设置;
每组倒角机构的结构相同,每组倒角机构由单独的倒角电机驱动;
每组倒角机构的倒角滑动块一侧均设有行程开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推动气缸、第二推动气缸及各倒角气缸均连接于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能够全自动完成上料、步进走料、C型夹具连接孔的双面定位倒角,提高了工作效率至原来的几十倍,同时降低了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中旋转振动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中倒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C型夹具第一侧面的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C型夹具第二侧面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C型夹具自动倒角装置,包括:旋转振动供料装置10、走料导轨20及倒角装置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伟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伟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2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屈服强度≥500MPa级桥梁钢手工焊接方法
- 下一篇:长壳体镗孔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