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1730.3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7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庆强;何海丹;赵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38;H01Q3/30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毫米波 有源 相控阵 天线 | ||
1.一种一体化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天线,包括天线承载层(1)、天线阵面(2)、TR组件(3)和馈电网络(4),其特征在于,天线承载层(1)通过天线阵面(2)、TR组件(3)一体化相连在馈电网络(4)上;天线阵面(2)以微带贴片(7)作为辐射单元,辐射单元以工作频率的0.48~0.53波长为单元间距,按矩形栅格阵列布局在天线承载层(1)下面,辐射单元按8×8阵列规模相连TR组件(3)的功放芯片(16),且在TR组件(3)的每个功放芯片(16)上设置了将热直接导进微流道(12)的导热金属柱(32),并且每4个功放芯片(16)同时相连一个四通道集成移相器(15),构成TR组件的一个2×2子阵电路,往下一体化相连于馈电网络(4);射频信号通过馈电网络(4)中的射频信号接口(20)输入功分网络(19),经TR组件(3)中的若干个四通道集成移相器(15)各自分发成4路射频信号,输入给对应的功放芯片(16),经射频信号输出线(17)相连的射频连接器(13),传输到微带贴片(7),实现射频信号的发射;同时,控制信号通过馈电网络(4)中的低频信号接口(22)输入低频信号网络(18),直接控制TR组件(3)的16个四通道集成移相器(15)和64个功放芯片(16),完成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天线射频信号的空间功率合成和波束扫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每路微流道(12)下面设置有若干导热金属柱(32),液冷管道接口(21)连接液体主流管道(36),再分发成8路微流道(12),形成闭合液冷循环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天线阵面(2)包括阵列分布在天线介质基片(23)上的矩形状微带贴片(7)和穿过天线介质基片(23)往上连接于微带贴片(7)的馈电探针(8),馈电探针(8)往下穿过天线地面(9)上的馈电过孔(24),形成同轴馈电微带天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微带贴片(7)以馈电探针(8)作为基准,按单元间距5mm~6mm排列成8×8阵列,并可按8×8阵列规模的整倍数进行可扩展设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天线阵面(2)与TR组件(3)的射频互联是通过带状线下层介质基片(35)上固联的射频连接器(13)相连的带状线(10)来实现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带状线(10)位于带状线上层介质基片(34)和带状线下层介质基片(35)之间,通过天线地面(9)和带状线金属地(11)共同实现射频信号的传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带状线(10)的一侧往上与穿过带状线上层介质基片(34)的馈电探针(8)相连,并通过微带贴片(7)完成射频信号的发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带状线(10)的另一侧往下与穿过带状线下层介质基片(35)的射频连接器(13)相连,射频连接器(13)穿过带状线金属地(11)上的TR组件过孔(25),形成同轴馈电方式,完成TR组件(3)到天线阵面(2)的射频信号的输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射频连接器(13)往下依次穿过热介质层(26)、导热介质层(27)、TR组件金属地(14)上的射频过孔(28)、TR组件上层介质基片(37)、以及TR组件介质基片(30),与射频信号输出线(17)相连。射频连接器(13)与TR组件金属地(14)上的射频过孔(28)形成同轴馈电方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天线,其特征在于:在TR组件介质基片(30)和TR组件上层介质基片(37)里,分别制有16个按相邻单元间距10mm,以4×4布阵形式均布在TR组件下层介质基片(38)上面的矩形凹槽,每个四通道集成移相器(15)分别固定在每个矩形凹槽内,四周均匀分布着4个功放芯片(16),形成2×2的子阵电路布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173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