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滚道式平面回转支承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0071.1 | 申请日: | 2013-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韶军;方锡元;陈文;张宗江;陈张亮;陈华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枞晨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8 | 分类号: | F16C19/18;F16C33/5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67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道 平面 回转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支承,尤其涉及一种两滚道式平面回转支承 。
背景技术
回转支承的基本结构形式是由内、外两只钢圈构成的,外钢圈套在内钢圈的外面,在外钢圈的内侧和内钢圈的外侧垂直对应的结合面上,各挖有一道环状半圆形凹槽,左右两道凹槽合并成一条环状圆管形滚道,滚道内装填钢球和隔离块。由于左右两道凹槽组合成的滚道的结合缝是通过钢球中心垂直设置的,因而比较有利于回转支承的径向受力,而不太有利于它的轴向受力。
本发明设计一种平面型回转支承,它的结构特点是将通过钢球中心的上下两道凹槽的结合缝由垂直设置改为水平设置,而且滚道数量由一条增加到两条,从而大大增强了回转支承的轴向承载能力和平稳度,特别适宜轴向载荷要求很高、稳定性能要求很好的主机设备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两滚道式平面回转支承,以满足轴向载荷要求很高的一类主机设备的工艺需要。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两滚道式平面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圈、内圈和辅助内圈,所述外圈外高内低有台阶,外圈的台阶部分向内一直延伸到回转支承的内边缘,所述内圈外高内低有台阶且安装在外圈的台阶上,所述辅助内圈的截面呈“Z”形,其高部盖住内圈台阶,低部固定在外圈上;所述外圈和内圈的水平结合面上各挖制一道环状半圆形凹槽,上下两凹槽相对应组合成环状圆管形滚道一,滚道一内装填若干钢球一,相邻的两只钢球一之间用隔离块隔开;所述内圈和辅助内圈的水平结合面上各挖制一道环状半圆形凹槽,上下两凹槽相对应组合成环状圆管形滚道二,滚道二内装填若干钢球二,相邻的两只钢球二之间用隔离块隔开;所述内圈高部平面上设有用以和主机的上部分相联接用的若干个安装螺孔,所述辅助内圈和外圈的联接部位设有若干安装通孔,且辅助外圈和内圈通过通过安装通孔同主机的下部分一道联接固定。
一种两滚道式平面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内圈、外圈和辅助外圈,所述内圈内高外低有台阶,内圈的台阶部分向外一直延伸到回转支承的外边缘,所述外圈内高外低有台阶且安装在内圈的台阶上,所述辅助外圈的截面呈“Z”形,其高部盖住外圈台阶,低部固定在内圈上;所述内圈和外圈的水平结合面上各挖制一道环状半圆形凹槽,上下两凹槽相对应组合成环状圆管形滚道一,滚道一内装填若干钢球一,相邻的两只钢球一之间用隔离块隔开;所述外圈和辅助外圈的水平结合面上各挖制一道环状半圆形凹槽,上下两凹槽相对应组合成环状圆管形滚道二,滚道二内装填若干钢球二,相邻的两只钢球二之间用隔离块隔开;所述外圈高部平面上设有用以和主机的上部分相联接用的若干个安装螺孔,所述辅助外圈和内圈的联接部位设有若干安装通孔,且辅助外圈和内圈通过安装通孔同主机的下部分一道联接固定。
所述外圈的外侧面可以设置外齿轮,也可以不设。
所述内圈的内侧面可以设置内齿轮,也可以不设。
所述滚道一及钢球一的尺寸与滚道二及钢球二的尺寸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
等。
在其内侧面不设齿轮的情况下,也可在回转支承中间插轴进行安装和使用,但此种安装形式也不能将整个回转支承翻转。由于装填滚动体的方式是先将钢球和隔离块直接摆放在下滚道槽内,再合上上滚道槽的,因而不必设置装填孔、堵头块及穿销钉、孔等装填设施。由于托底的外圈与辅助内圈之间以及托底的内圈与辅助外圈之间实质上组合成了一个环状大油槽,其钢圈的底部没有缝隙,因而不需设置油孔、油嘴等加油设施,也可省却上部的密封设施。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除可替代平面轴承进行轴向运转外,还能进行带齿传动,其加工方便,装配简单,运转平稳,易于维修,使用寿命长,非常适宜轴向载荷要求很高、稳定性能要求很好的主机设备采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两滚道的平面回转支承外圈托底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外圈,2为内圈,3为辅助内圈,4为滚道一,5为钢球一,6为滚道二,7为钢球二,8为安装螺孔,9为安装通孔。
图2为一种两滚道的平面回转支承内圈托底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1为内圈,12为外圈,13为辅助外圈,14为滚道一,15为钢球一,16滚道二,17为钢球二,18为安装螺孔,19为安装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外圈托底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枞晨回转支承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枞晨回转支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40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筛
- 下一篇:高压静电捕焦油器阴极丝重锤的限位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