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清洁介质穿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35040.7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5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D·K·赫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44 | 分类号: | B41J3/44;B26F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李献忠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洁 介质 穿孔器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最后加工装置,并且特别涉及在相变喷墨打印机中刺穿介质的辊子。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喷墨打印机器或者打印机包括至少一个将液态墨水的液滴或射流喷射到图像接收构件或者转动的中间构件上的打印头,所述图像接收构件可以是介质,或是成片材或者成卷形式(web form),在所述转动的中间构件的情况下,墨水随后由该转动的中间构件转印到介质。相变喷墨打印机采用相变墨水,相变墨水在环境温度下为固态,而在升高温度时转变成液相。熔化的墨水然后可以被打印头直接喷射到图像接收基材上;或者喷射到中间成像构件上,以用于转印到图像接收基材上。一旦喷射的墨水位于图像接收基材上,则墨水滴被压力和/或热量转印定影(transfixed),而在基材上形成耐久的墨水图像。
在一些相变墨水成像设备中,图像接收基材是单片的记录介质。这些介质一般存放在一个或多个供应托盘中并且一次一张地取出用于图像处理。这种打印机对定制的图像处理和文档制作非常有效。在另一些相变墨水成像设备中,图像接收基材是在路径上连续馈送到打印机内的记录介质卷,所述路径将介质输送通过打印头以接收喷射的墨水,然后介质被输送到输出区域。在一些卷介质打印机(web printer)中,卷介质重新缠绕到排出辊上,而另一些卷介质则切割成片或者另行处理。
一些卷介质打印机配置成在被打印的介质上切割穿孔,以允许通过穿孔来装订被打印的介质或者后续分离穿孔部分。穿孔通常用穿孔轮或辊子来形成,穿孔轮或辊子具有围绕轮圆周的多个刀片,以便随着介质卷被馈送经过穿孔轮和支撑辊之间形成的辊隙,在介质卷上切割短线或孔。相变墨水有时会从被打印的介质或者其他打印机部件转移并粘附到穿孔轮的表面或者穿孔轮的齿上和它们之间的区域中。穿孔轮上的相变墨水可能沉积在后续的被打印的介质上,降低了介质上生成的图像的质量。因此,从穿孔轮上去除相变墨水是期望的目标。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介质穿孔器被配置成使墨水不能粘附到介质穿孔器上。穿孔器包括旋转盘和加热器。旋转盘具有多个围绕该旋转盘的圆周定位的齿,所述齿被配置成随着介质接合所述旋转盘而在介质上形成穿孔。所述加热器被配置成辐射加热所述旋转盘的第一侧的一部分和所述旋转盘的相反侧的一部分,以便将所述旋转盘保持在预定温度,该温度使墨水不能随着旋转盘回转而粘附到所述旋转盘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已经研制了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使墨水不能粘附到介质穿孔器上。所述打印机包括旋转盘、辊子和加热器。旋转盘具有多个围绕该旋转盘的圆周定位的齿,所述齿配置成随着介质卷接合所述旋转盘而在介质卷上形成穿孔。所述辊子配置成接触所述旋转盘的所述齿,以形成辊隙,所述介质卷经过所述辊隙输送。所述加热器配置成辐射加热所述旋转盘的第一侧的一部分和所述旋转盘的相反侧的一部分,以便将所述旋转盘保持在预定温度,所述预定温度使墨水不能随着旋转盘回转而粘附到所述旋转盘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介质穿孔器的连续馈送相变喷墨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介质穿孔器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介质穿孔器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介质穿孔器的透视图;
图5是另一种介质穿孔器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介质穿孔器的正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总体理解目前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讨论。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始终用于指代类似的元件。如文中所用,术语“打印机”、“打印设备”或者“成像设备”一般指代利用一种或多种着色剂在打印介质上产生图像的设备并且可以包括任何这种装置,如为任何目的产生打印图像的数字复印机、制书机、传真机、多功能机等。图像数据一般包括电子形式的信息,这些信息被提供并用于操作打印机中的喷墨喷射器,以便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墨水图像。这些数据可以包括文本、图形、照片等。利用着色剂在打印介质上产生图像、如图形、文本、照片等的操作,在文中一般称为打印或者标记。相变墨水打印机使用相变墨水,这种墨水也称为固态墨水,它在室温时呈固态,但是在更高的温度时熔化成液态。液态墨水滴在直接或间接打印机中打印到图像接收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乐公司,未经施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50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