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铁尾矿生产的烧结多孔砖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30937.0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6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宇新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16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尾矿 生产 烧结 多孔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铁尾矿生产的烧结多孔砖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建筑用墙体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尾矿是选矿后的废弃物,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排出的尾矿及废石在100亿t以上。我国现有8000多个国营矿山和11万多个乡镇集体矿山,堆存的尾矿量近50亿t,年排出尾矿量高达5亿t以上,其中黑色冶金矿山年排放尾矿量达1.5亿t。目前,我国的尾矿综合利用率只有7%,堆存的铁尾矿量高达十几亿吨,占全部尾矿堆存总量的近1/3。因此,铁尾矿的综合回收利用问题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铁尾矿数量最大的是高硅型类,一般不含有伴生元素,平均粒度0.04~0.2mm。此类尾矿是石英与磁铁矿的共生体,再选难度高,一般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先进的磁选设备,且磁选后尾矿品位降低较少。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很少再选,被当作废弃物堆放。大量的尾矿只能长期堆放在尾矿库,不仅占据大量的农、林用土地,同时尾矿库的维护和维修需要消耗大量资金。随着尾矿数量的不断增加,尾矿坝高度也随之增加,不安全隐患日益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铁尾矿生产的烧结多孔砖及其生产方法,实现变废为宝,并且生产工艺简单,节能环保。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利用铁尾矿生产的烧结多孔砖,按重量份数包括铁尾矿粉末50-60份,粘土20-30份,粉煤灰10—30份,Na2Oeq 1-3份 、f-CaO 1-3份。
利用铁尾矿生产的烧结多孔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粉碎:将粘土粉碎至不小于300目;
(2)混料:按照重量份数取步骤(1)中粉碎好的铁尾矿粉末50-60份,粘土20-30份,粉煤灰10—30份,Na2Oeq 1-3份 、f-CaO 1-3份,加水30-50份,加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
(3)用成型机压成多孔砖的坯料;
(4)陈化,在常温下陈化4-7天;
(5)养护,养护温度控制在30-60°C,养护7-14天;
(6)烧结:将养护好的坯料送入窑炉烧结,烧结温度820~980℃,升温速率2-5℃/分钟,保温时间1-3小时;
(7)室温冷却,制得成品。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铁尾矿变废为宝,进行了有效的利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扩大矿产资源利用范围,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也是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的重要手段;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和资金,解决就业问题,造福于人类社会,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效统一。
2.由于铁尾矿本身的粒度较细,利用铁尾矿进行制砖节省了粉碎的工序,工艺简单并且节能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利用铁尾矿生产的烧结多孔砖,按重量份数包括铁尾矿粉末50份,粘土30份,粉煤灰10份,Na2Oeq 3份 、f-CaO 1份。
实施例2:
利用铁尾矿生产的烧结多孔砖,按重量份数包括铁尾矿粉末60份,粘土20份,粉煤灰30份,Na2Oeq 1份 、f-CaO 3份。
实施例3:
利用铁尾矿生产的烧结多孔砖,按重量份数包括铁尾矿粉末56份,粘土23份,粉煤灰21份,Na2Oeq 2份 、f-CaO 2份。
利用铁尾矿生产的烧结多孔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粉碎:将粘土粉碎至不小于300目;
(2)混料:按照重量份数取步骤(1)中粉碎好的铁尾矿粉末50-60份,粘土20-30份,粉煤灰10—30份,Na2Oeq 1-3份 、f-CaO 1-3份,加水30-50份,加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
(3)用成型机压成多孔砖的坯料;
(4)陈化,在常温下陈化4-7天;
(5)养护,养护温度控制在30-60°C,养护7-14天;
(6)烧结:将养护好的坯料送入窑炉烧结,烧结温度820~980℃,升温速率2-5℃/分钟,保温时间1-3小时;
(7)室温冷却,制得成品。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等同替换所组成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宇新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宇新墙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309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的锁具插扣盒
- 下一篇:一种坡道用电力工程安全防护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