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扶正器环箍连动生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29002.0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亮;洪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诺瑞信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16 | 分类号: | B21D53/16;B21D35/00;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慰明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扶正 器环箍连动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扶正器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扶正器环箍连动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扶正器属固井工具,它制造简单,结构美观,牢固耐用,扶正力大,克服了原焊接式扶正器易发生脱焊的不足,是一种能保证钻井固井质量的扶正器。 扶正器种类繁多,按结构可分为滚轮式、滑块式、自动换向式等。不同结构和材质的扶正器,适用于不同类型偏磨的油井。使用扶正器防偏磨工艺关键技术是扶正器安装的位置、间距和数量。抽油杆扶正器抗磨损、抗冲击、抗腐蚀、耐低温、自润滑性、不吸水性均大大优于传统尼龙扶正器,克服尼龙易吸水溶胀、水解、低温脆性大、易碎、摩擦阻力大的缺点,由于极优的柔韧性、吸收冲击能特性,可减弱往复运动中的杆、管撞击;极低的摩擦系数,有利于降低往复摩擦磨损和减小抽油机负荷;适中的硬度,有利于减少对抽油管体和抽油杆体的磨损。目前,在制造扶正器的环箍时需要经过冲孔、折弯、卷圈几个步骤,现有技术中,冲孔工作主要在冲压机上进行,钢板主要从冲压机的侧面上进入,每次只能对一道工序进行工作,这样就需要至少五台冲压机,五个模具,另外,在裁切过程中,两块钢板的衔接处就会空出一定的距离,造成尾料比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扶正器环箍连动生产系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扶正器环箍连动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固定在冲压机上的冲孔机构、一次折弯机构、二次折弯机构、卷圈机构以及成型机构,所述冲压机构的一侧设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推板;
所述冲孔机构主要包括冲孔上模、与所述冲孔上模配合的冲孔下模、上切模以及夹紧装置,所述冲孔上模为两个,分别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上切模位于两个冲孔上模之间,所述冲孔下模固定在下模座的一侧,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在下模座的另一侧;
所述一次折弯机构包括第一一次折弯上模、与第一一次折弯上模配合的第一一次折弯下模、第二一次折弯上模、与第二一次折弯上模配合的第二一次折弯下模;第一一次折弯下模和第二一次折弯下模上分别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的曲面先沿水平方向下弯曲再垂直向上;所述第一一次折弯上模和第二一次折弯上模呈镜像设置在上模座的两侧,所述第一一次折弯下模和第二一次折弯下模呈镜像设置在下模座的两侧;
所述二次折弯机构包括第一二次折弯上模、与第一二次折弯上模配合的第一二次折弯下模、第二二次折弯上模、与第二二次折弯上模配合的第二二次折弯下模;所述第一二次折弯上模由第一压块和第一挡块构成,所述第一压块的一侧带有倒角,所述第一挡块设置在倒角的上方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压块固定,所述第二二次折弯上模由第二压块和第二挡块构成,所述第二压块和第二挡块固定在上模座上,第二压块上带有倒角;所述第一二次折弯下模和第二二次折弯下模呈镜像设置在下模座的两侧;
所述卷圈机构包括卷圈上模、与所述卷圈上模配合的卷圈下模,所述卷圈上模为两个,分别固定在上模座的两侧,所述两个卷圈下模镜像固定在卷圈下模座的两侧,所述卷圈下模上部的两边带有凹弧;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成型上模、与所述成型上模配合的成型下模,所述成型下模中部呈U形,所述成型上模固定在上模座上,所述成型下模固定在下模座上,所述成型下模的两侧设有与钢板两边相匹配的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夹紧装置主要有通过螺栓连接的上、下夹板构成,所述上、下夹板的开口呈喇叭状。
优选地,所述冲孔上模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钢板是否到位的红外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将冲孔机构、一次折弯机构、二次折弯机构、卷圈机构以及成型机构设置在一台冲压机上,冲压机的上模座只工作一次就能够完成一间扶正器环箍的冲压工作,无废料,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冲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一次折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二次折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卷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钢板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诺瑞信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诺瑞信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9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钛合金棒冷镦成形润滑剂涂覆装置
- 下一篇:便于快速定位的新型埋线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