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笔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20401.0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5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晶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6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笔。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屏幕在手机、平板电脑,一体机等科技产品中应用的增加,触控技术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占据主角的地位。触控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机交流方式,有着生动直观的操作界面且符合人体的使用习惯。
触控科技的日趋进步,也衍生了各类其辅助产品,触控笔的优势也日趋明显。触控笔的笔杆一般只有手指的三分之一宽度,不会遮盖太多显示画面,保证了操作的速度及准确性;触控笔避免了由于人们不同的体质及环境因素而对产品使用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同时触控笔还能避免由于手指的汗渍、油污而对触控板产生的影响,保持触控版面的清洁。
随着多点触控的产生与发展,单独的触控笔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然而目前市场上尚没有针对多点触控的触控笔。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针对多点触控的触控笔。
一种触控笔,包括:第一笔杆、安装在所述第一笔杆上的第一笔头、第二笔杆、安装在所述第二笔杆上的第二笔头和连接套,
所述第一笔杆、所述第二笔杆、所述第一笔头和所述第二笔头均为导电材料,所述第一笔杆与所述第一笔头电连接,所述第二笔杆与所述第二笔头电连接,
所述第一笔杆与所述第二笔杆安装所述第一笔头和所述第二笔头的相对端的末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套匹配的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
所述第一笔杆的所述第一凸起端和所述第二笔杆的所述第二凸起端分别套接在所述连接套两端,且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卡扣在所述连接套上。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笔还包括连杆,
所述第一笔杆的所述第一凸起端与所述第二笔杆的所述第二凸起端分别开设与所述连杆匹配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连杆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
所述连杆安装在所述连接套上,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凸起与所述第四凸起的扣合连接所述第一笔杆与所述第二笔杆。
上述触控笔可以根据不同需要使用,更方便在需要多点触控时的使用,且第一笔杆与第二笔杆固定在一起既方便取用,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不使用的笔丢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笔10的结构示意图。触控笔10包括:第一笔杆100、安装在第一笔杆100上的第一笔头200、第二笔杆300、安装在第二笔杆上的第二笔头400、连接套500和连杆600。
第一笔杆100、第二笔杆300、第一笔头200和第二笔头400均为导电材料,第一笔杆100与第一笔头200电连接,第二笔杆300与第二笔头400电连接。
第一笔杆100与第二笔杆300安装第一笔头200和第二笔头400的相对端的末端分别设有与连接套500匹配的第一凸起110与第二凸起310,且分别开设与连杆600匹配的第一凹槽120与第二凹槽320。
连杆600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凸起610和第四凸起620。
第一笔杆100的第一凸起端110和第二笔杆300的第二凸起端310分别套接在连接套500两端,且第一凸起110和第二凸起310卡扣在连接套500上。
连杆600安装在连接套500上,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凹槽120与第二凹槽320和第三凸起610与第四凸起620的扣合连接第一笔杆100与第二笔杆300。
使用触控笔10时,根据需要将第一笔杆100或第二笔杆300或第一笔杆100和第二笔杆300取下使用,以第一笔杆100为例,使用后将第一笔杆100的第一凸起110端插入连接套500中,使第三凸起610与第一凹槽120扣合,且第一凸起110和连接套500扣合。如此固定不使用时的触控笔10。
上述触控笔10可以根据不同需要使用,更方便在需要多点触控时的使用,且第一笔杆100与第二笔杆300固定在一起既方便取用,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不使用的笔丢失。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晶,未经张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20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机组监控系统
- 下一篇:开关检测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两用智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