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纤卷曲机回转侧铜板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12201.0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1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健科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8 | 分类号: | C22C9/08;C22C1/04;B22F9/08;B22F3/16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未***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纤 卷曲 回转 铜板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合金,具体涉及一种化纤卷曲机回转侧铜板所用铜合金。
背景技术
卷曲机是化纤短纤维后加工生产线上的最关键的设备,指根据机械卷曲原理对加工中的化纤短纤维丝束进行卷曲变形的设备。当卷曲机在生产运行中,纤维丝在高速旋转的回转侧铜板上进行拉伸,为保证产品质量,要求既不能切断纤维丝,也不可损伤纤维丝。为此,回转侧铜板合金的材质需同时具备低硬度和高耐磨性的特性。
我国用于化纤生产的设备及其配件多依赖进口,使得设备成本增加。而国产回转侧铜板的使用寿命只有同类进口配件寿命的1/3~1/2,如果使用国产配件,将可能因频繁停机更换回转侧铜板,而严重影响到生产率和纤维丝的产品质量。国内化纤卷曲机所用的回转侧铜板一般用普通黄铜合金生产,如专利GB2008148A中所述的铜合金板,虽然成本较低,但此类合金材料的耐磨性较差、使用寿命极短。
现有技术中,化纤卷曲机回转侧铜板主要是铜基合金,但由于各种合金组成金属的熔点相差达较大,合金材料的均匀性受到很大限制,极易产生材料的大面积偏析和性能差异,其耐腐蚀性能,尤其是耐化纤生产车间内的酸雾腐蚀性就变差。例如:增加铜合金的耐磨性主要是加入铅金属,但铅这种元素在液态铜中的溶解度极小,几乎不溶于铜,这样在合金中加入过多,超过5%时就会产生偏析,越多则偏析越严重。且合金提高耐磨性的同时,其硬度通常也会提高较多,生产中容易割伤纤维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硬度、高耐磨性、低偏析的化纤卷曲机回转侧铜板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化纤卷曲机回转侧铜板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合金由如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镍2~10%、锡1~ 5%、铅10~25%、锌0.5~3%,余量为铜。
进一步优选的是,镍8~10%、锡3~5%、铅20~25%、锌2~3%,余量为铜。
再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合金由如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镍10%、锡5%、铅25%、锌3%,铜57%。
所述的化纤卷曲机回转侧铜板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将铜在坩埚中于1100℃~1200℃温度熔化;
(2)将计算量镍粉加入,电磁搅拌2~3分钟,加入锡和锌,待其完全融化后再加入铅粉,继续电磁搅拌2~3分钟,将溶液加入雾化筒进行气雾化制粉,制成合金粉末;
(3)将制好的粉末进行筛分处理,-100目以下的粉末预留备用,+100目以上的回炉再制粉;
(4)将制好的粉末进行合批,用模具将合批后的粉末压制成型;
(5)将压制好的粉坯送入氢气保护炉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700℃~900℃,保温时间为1~4小时,期间通入氢气保护;
(6)将烧结好的料坯进行锻造,锻造温度为60℃~100℃;
(7)将锻造好的料坯进行机加工即得产品。
进一步的,化纤卷曲机回转侧铜板合金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镍粉、锡粉、锌粉、铅粉均为40~60目。添加的是40~60目的粉末金属,这是为了将添加的金属能快速溶解在铜液里,但其粒径不能过小,否则不易保存,容易氧化,氧化物会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当然也可以直接添加条状或其它形状的金属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各组分的用量是参与反应的最佳原料比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进行等同的变化。例如:因为工业生产本身的误差导致的参数变化,或者再复配别的组分增加相应的合金性能,均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等同。
本发明制备回转侧铜板合金的方法,对不同合金组分进行大量试验摸索,采取特定工艺,尤其是特定的合金组分添加顺序,不仅避免了铅氧化层的产生,也有效地解决了铸造材料偏析的问题,使得制备的铜板合金具有很高的耐磨性, 很好的解决了卷曲机回转侧铜板寿命短的问题,且制备的回转侧铜板的硬度也较低,不容易割伤纤维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的化纤卷曲机回转侧铜板合金的耐磨性能测试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特提供下面优选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健科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健科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12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