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垃圾水力清洗分选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7918.6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8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纪任旺;郝铁汉;纪锡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绿洲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08B3/10;B03B5/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廖吉保 |
地址: | 36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垃圾 水力 清洗 分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垃圾分选机,尤其是指一种塑料垃圾水力清洗分选机。
背景技术
生活中,各类不同性质的塑料薄膜,如聚乙烯(PE)膜、聚丙烯(PP)膜、聚苯乙烯(PS)膜、聚氯乙烯(PVC)膜、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ET)膜等已广泛使用。废弃的所述不同性质的各类塑料薄膜混杂在一起形成塑料垃圾,而且往往还混杂其它生活垃圾,难以再生利用而污染环境。
现有技术中,对于由不同性质的各类塑料薄膜混杂在一起的塑料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焚烧或者填埋,塑料薄膜焚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而填埋塑料薄膜不仅会污染地下水体和土壤,且需经过很长时间才会腐化降解,亦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所述两种方式无法对塑料薄膜进行回收再生利用;二,利用粉碎机将塑料薄膜同其它生活垃圾一同粉碎,腐化后用作肥料,由于塑料薄膜难以降解,混在肥料中亦对土壤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而且粉碎容易扬尘而污染空气;三,借助风力分选塑料薄膜,如公告号为CN202241681U的垃圾塑料分选机,其只是将塑料薄膜与其它生活垃圾分开,而不能将不同性质比重的塑料薄膜分开,也无法进一步回收再利用。
通过深入分析,可以把各类不同性质的塑料薄膜,如聚乙烯(PE)膜、聚丙烯(PP)膜、聚苯乙烯(PS)膜、聚氯乙烯(PVC)膜、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PET)膜分成两类,一类是密度大于1g/cm3的塑料薄膜,如PVC及PET等,即大于水的密度,在水中会下沉;一类是密度小于1 g/cm3,如聚乙烯(PE)膜、聚丙烯(PP)膜及聚苯乙烯(PS)膜,即小于水的密度,在水中会漂浮。本发明一种塑料垃圾水力清洗分选机正是利用所述不同性质的塑料薄膜的不同密度,将不同密度的塑料薄膜进行分类分选,克服现有技术对塑料垃圾处理方法的上述缺陷,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将废塑料薄膜清洗且分类分选的塑料垃圾水力清洗分选机。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塑料垃圾水力清洗分选机,包括清洗槽、拨料装置、水面输送装置、水下输送装置、沉淀物输送装置及排渣装置;清洗槽上设置有落料口;拨料装置安装在清洗槽上端,而水面输送装置也安装在清洗槽上端,位于拨料装置之下;水下输送装置也安装在清洗槽上端,其水下输送带延伸至清洗槽中,将清洗槽分隔成上下两层;沉淀物输送装置安装在清洗槽下端,而排渣装置安装在清洗槽一侧,沉淀物输送装置将沉淀物输送给排渣装置,由排渣装置排出。
进一步,清洗槽前端设有进水口,而后端设有溢流口;清洗槽上部为长方体,下部为倒锥体。
进一步,拨料装置为复数个拨料轮,拨料轮上设置复数个拨料板,拨料板上设置有复数个孔。
进一步,拨料轮设置为2-10个,每一拨料轮表面上设置6-8个拨料板。
进一步,水面输送装置包括水面输送带和输送电机,输送电机安装在清洗槽上端,传动水面输送带,且水面输送带延伸至清洗槽中,位于拨料装置之下。
进一步,水下输送装置还包括输送电机,输送电机安装在清洗槽上端,传动水下输送带。
进一步,沉淀物输送装置包括电机及螺旋输送搅龙,电机安装在清洗槽外,螺旋输送搅龙安装在清洗槽底部。
进一步,清洗槽底部两侧分别设置电机及螺旋输送搅龙,两螺旋输送搅龙分别将沉淀物输送至清洗槽中间,由排渣装置排出。
进一步,排渣装置包括电机及螺旋排渣搅龙,电机安装在清洗槽外,螺旋排渣搅龙延伸至清洗槽中,由电机传动,且沉淀物输送装置将沉淀物输送给螺旋排渣搅龙,由螺旋排渣搅龙排出。
进一步,还包括挡料滤网,安装在面塑料膜输送装置与水下输送装置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在清洗槽中注满水,然后将混杂在一起的PE膜、PP膜、PS膜、PVC膜及PET膜等废塑料薄膜的垃圾通过落料口倒入清洗槽中,拨料装置拨动所述塑料垃圾,使塑料垃圾得到清洗;清洗过程中,密度大于水的PVC及PET等废塑料薄膜会下沉,落在水下输送装置的水下输送带上,由其输出;而密度小于水的PE膜、PP膜及PS膜等废塑料薄膜则漂在水面,拨料装置拨动其向前移动,由水面输送装置输出;其它沉淀物(如泥沙)穿过水下输送带而落在清洗槽底部,由沉淀物输送装置将沉淀物输送给排渣装置,由排渣装置排出。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以下优点:
一,利用水的密度将密度大于1及密度小于1的废塑料薄膜进行分类分选,有利于废塑料薄膜进一步再生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绿洲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绿洲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7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