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型前刹制动脚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7225.7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邓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江市飞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3/00 | 分类号: | B60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529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 制动 脚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移动设备的脚轮制动结构,具体是指一种重型前刹制动脚轮。
背景技术
传统制动脚轮一般采用后全刹制动装置结构,即传统制动脚轮安装于设备后部,只能在设备后面脚轮的操作制动装置使设备固定于所需位置,则在某些特定需要的环境使用时,很不方便。
由于轮子在生产时存在一定范围的尺寸偏差,而且轮子在使用后因滚动产生的磨损、承重造成变形,也会使轮子直径尺寸发生一定的变化,对于现有的制动脚轮,其制动装置便无法保证刹车点与轮子胎面的最佳距离,从而会大大影响刹车制动效果。
另外,现有的制动脚轮中,其制动装置的制动部件,因相互之间存在间隙,在脚轮行走时经常发生抖动与摩擦而产生噪音,对工作环境也带来不好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重型前刹制动脚轮,其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制动效果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重型前刹制动脚轮,包括脚轮、脚轮座、制动踏板、制动压板、制动连杆、制动臂板、制动钉,所述脚轮座上部与设备底部固定连接,下部与脚轮中轴固定连接;
所述制动踏板的两侧板的连接端嵌装于所述制动压板的两侧板的连接端的内侧,且所述制动踏板的两侧板的连接端上部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制动压板的 两侧板的滑动端上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销轴上还套接有制动扭簧,制动扭簧的两端与所述制动踏板的顶板、所述制动压板的顶板分别顶接;所述制动踏板的两侧板的连接端下部与第二销轴固定连接,所述制动压板的两侧板的滑动端下部还开设有斜向滑槽,所述第二销轴的两个外端与所述斜向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销轴内侧还与两个所述制动连杆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制动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三销轴与所述制动臂板的两侧板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制动臂板的两侧板的上部、所述制动压板的两侧板的转动端一起通过第四销轴与所述脚轮座活动连接;所述制动压板的顶板前端上侧面与所述脚轮座上部的轴承部位下侧面顶接;所述制动臂板的下部顶板设置有制动钉,所述制动钉的制动面与所述脚轮的胎面正对。
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脚轮座包括安装平板、倒U形支架、凸凹玻盘、轴承滚珠、中心铆钉,所述安装平板与设备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倒U形支架的顶板的上、下侧面与安装平板的下侧面、凸凹玻盘的上侧面分别配合构成滚珠轴承的上、下两层轴承圈,所述轴承滚珠分别设置于所述上、下两层轴承圈内;所述倒U形支架上部、安装平板、凸凹玻盘三者的中心通过所述中心铆钉铆合为一体;所述制动压板的顶板套设在所述中心铆钉外部,且所述制动压板的顶板前端上侧面与所述凸凹玻盘的下侧面顶接;所述倒U形支架的两个侧板下部与脚轮的中轴固定连接,所述倒U形支架的两个侧板的上部、所述制动臂板的两侧板的上部、所述制动压板的两侧板的转动端一起通过所述第四销轴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制动钉为调整式制动钉,其通过调整螺母与所述制动臂板的下部顶板螺纹连接。
所述制动钉的制动面为粗糙接触面。
所述粗糙接触面为开设有多个同心圆槽的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两层轴承圈内还分别设置有轴承衬套,所述轴承滚珠分别设置于所述轴承衬套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销轴上还套接有防抖减噪扭簧,所述防抖减噪扭簧的 一端与所述第三销轴卡接,另一端与所述制动压板的顶板下侧面顶接。
优选地,所述凸凹玻盘的下侧面为凸凹面,相应地,所述制动压板的顶板前端上侧面也为凸凹面。
进一步地,所述倒U形支架的顶板的上侧面与安装平板的下侧面配合构成滚珠轴承的上层轴承圈外周还设置有橡胶密封层。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压板的顶板后端还设置有脚轮座制动钉,所述脚轮座制动钉顶部与所述凸凹玻盘的下侧面顶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1、制动时,踩下所述制动踏板,制动踏板的两侧板的连接端下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两个外端沿所述制动压板的两侧板的滑动端下部开设的斜向滑槽斜向上滑动,从而带动所述制动连杆,制动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掀动所述制动臂板的下部向脚轮胎面方向移动,从而通过所述制动臂板的下部顶板设置的制动钉,对脚轮胎面进行闪刹制动;而所述制动钉可以根据制动臂板与脚轮胎面的距离进行调节,以达到制动轮子的最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江市飞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阳江市飞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72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