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型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8051.2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1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文;刘柏平;程瑞华;何雪莲;刘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4/646;C08F4/649;C08F4/658;C08F4/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烯烃 聚合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负载型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主要包括:多孔的载体A、含镁的载体B和负载的含过渡金属钛活性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A选自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硅铝酸盐、二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钙、无机粘土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B是含镁的化合物,通式为:R1mMgCl2-m,式中R1是C1-C20的烃基,所述烃基选自饱和或不饱和的直链、支链或环状链,0≤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过渡金属钛活性组分为含钛化合物,通式为Ti(L1)nCl4-n或者Ti(L1)gCl3-g或者Ti(L1)kCl2-k,式中L1是C1-C20的烃基R2或者烃氧基R2O,R2选自饱和或不饱和的直链、支链或环状链,0≤n≤4,0≤g≤3,0≤k≤2;当n、g和k为2或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2可以分别相同或者不同;所述含钛化合物选自三甲氧基氯化钛、三乙氧基氯化钛、三正丙氧基氯化钛、三异丙氧基氯化钛、二甲氧基二氯化钛、二乙氧基二氯化钛、二异丙氧基二氯化钛、甲氧基三氯化钛、乙氧基三氯化钛、四氯化钛、四乙氧基钛、钛酸四乙酯、钛酸四丁酯、三氯化钛、三乙氧基钛、二氯化钛、二正丁基钛、乙基氯化钛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B负载在载体A上,其负载量按Mg的重量计为催化剂总重量的0.01~50wt%。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载体A浸渍可溶性镁盐或者可溶性镁盐和可溶性铵盐的混合溶液,经300~900℃下高温焙烧,然后与含钛化合物溶液反应,得到所述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镁盐选自碳酸镁、碳酸氢镁、铬酸镁、硅氟化镁、醋酸镁、硝酸镁、氟化镁、氯化镁、溴化镁、碘化镁、硫酸镁、葡萄糖酸镁、氯酸镁、高氯酸镁、磷酸镁、硫化镁、柠檬酸镁、氨基酸镁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载体A上镁负载量按Mg重量计为催化剂总重量的0.01~50wt%;
所述可溶性铵盐选自醋酸铵、硝酸铵、碳酸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所述铵盐与镁盐的摩尔比为0.01~1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焙烧后产物反应的含钛化合物通式为Ti(L2)hCl4-h或者Ti(L2)sCl3-s或者Ti(L2)tCl2-t,式中L2是C1-C20的烃基R3或者烃氧基R3O,R3选自饱和或不饱和的直链、支链或环状链,0≤h<4,0≤s<3,0≤t<2;当h、s和t为2或2以上时,存在的多个R3可以分别相同或者不同;含钛化合物选自三甲氧基氯化钛、三乙氧基氯化钛、三正丙氧基氯化钛、三异丙氧基氯化钛、二甲氧基二氯化钛、二乙氧基二氯化钛、二异丙氧基二氯化钛、甲氧基三氯化钛、乙氧基三氯化钛、四氯化钛、三氯化钛、二氯化钛、乙基氯化钛中的一种;所述含钛化合物与载体A上镁负载量的摩尔比为0.01~5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80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阳离子防水交联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2-甲胺基嘧啶盐酸盐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