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于300MPa管线钢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3820.X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付青才;徐烽;于斌;郭宝安;张吉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1D6/00;C21D8/1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于 300 mpa 管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于300MPa管线钢及其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生产厚度规格为4~12.7mm、屈服强度不大于300Mpa的低牌号管线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大型钢厂多采用低C高Mn成分(C:≤0.10%;Mn:≥1.0%)设计生产低牌号管线钢,具体方法为:板坯开轧温度控制在1200℃,采用TMCP即热机械轧制工艺生产,工艺性能稳定。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采用Mn合金提高产品强度,因此合金成本较高;
2)抗拉强度Rm富余量较小(20-40MPa);
3)连浇钢种少,小批量合同无法订货。
随着成本压力的不断上升以及小订单的日益增加(需要增加连浇),各大钢厂均开始进行低成本管线钢生产工艺的研究和试制,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于300MPa管线钢及其生产方法,用低成本的管线铸坯,通过控轧控冷轧制技术,生产出韧塑性优异、强度等级相近的不同强度级别的热轧低牌号管线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小于300MPa管线钢及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钢坯组成百分比为:C 0.135%~0.160%、Si 0.10%~0.20%、Mn 0.7%~0.85%、P≤0.020%、S≤0.010%、Ti 0.008~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坯在一阶段再结晶区开轧温度为1000℃~1100℃,轧制5~6道次,每道次变形量大于20%;
2)待温厚度为成品厚度的2~5倍;
3)二阶段开轧温度为≤1030℃,轧制5~10道次,累积变形量大于50%,终轧温度控制在780℃~850℃;
4)轧后进行均匀层流冷却,层流前段集中冷却,控制层流冷却速度10℃/s~60℃/s,层流辊道穿带速度控制范围3m/s~7m/s,卷取温度为530℃~570℃,使奥氏体迅速转变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平均晶粒度10-11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用一种低成本的钢坯,通过控轧控冷生产技术,轧制出强度及韧塑性满足245MPa级别的低牌号管线钢,既降低了高强度热轧结构钢的生产成本,又增加了连浇数,提高了生产节奏和管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金相组织图(20μm)。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金相组织图(50μ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见图1、2,一种小于300MPa管线钢,所述管线钢按重量计包含:C 0.135%~0.160%、Si 0.10%~0.20%、Mn 0.7%~0.85%、P≤0.020%、S≤0.010%、Ti 0.008~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小于300MPa管线钢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钢坯在一阶段再结晶区开轧温度为1000℃~1100℃,轧制5~6道次,每道次变形量大于20%;
2)待温厚度为成品厚度的2~5倍;
3)二阶段开轧温度为≤1030℃,轧制5~10道次,累积变形量大于50%,终轧温度控制在780℃~850℃;
4)轧后进行均匀层流冷却,层流前段集中冷却,控制层流冷却速度10℃/s~60℃/s,层流辊道穿带速度控制范围3m/s~7m/s,卷取温度为530℃~570℃,使奥氏体迅速转变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平均晶粒度10-11级。
实施例的成分质量分数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38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轮机供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线能量焊接Q345级别钢板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