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作物秸秆保质储存的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3810.6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1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廷;张利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5/02 | 分类号: | C12P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作物 秸秆 保质 储存 预处理 方法 | ||
1.一种农作物秸秆保质储存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按果实收获要求时期,在收获果实的同时,或在果实收获后24小时之内,将秸秆破碎到长度10mm以下,进行加热,达到秸秆的水分降到重量分数11%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温度55℃~80℃加热,加热时间为2~10分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破碎后的秸秆上加入pH调节剂,搅拌后,使秸秆pH能够降到3.8~4.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剂为酸、碱、有机溶剂或氧化剂或所述这些物质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调节剂,主要包括甲酸、硝酸、盐酸、乙酸、有机酸或它们当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酸。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调节剂,常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和氨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调节剂,包括双氧水、次氯酸盐或臭氧。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方式是采用微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过程中加热一批秸秆所得蒸汽用于加热后一批秸秆,或被加热后的秸秆本身的热量用于加热下一批秸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38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抑制p-糖蛋白的化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沼气发酵用的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