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硅氧烷的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1815.5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周雅文;徐宝财;韩富;张桂菊;刘红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17/54 | 分类号: | B01F17/54;C07F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硅氧烷 腰果 新型 表面活性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含硅氧烷的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能降低油水界面的界面张力,同时还能在低能疏水表面润湿扩展,这一能力称为“超级润湿性”或“超级铺展性”。含硅表面活性剂的生理毒性非常低,可用于涂料、纺织、日化、造纸、油田、农业化学品等。腰果酚是一种丰富、廉价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具有低毒性和生物降解性的特点。因此,以腰果酚为原料生产的表面活性剂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但到目前腰果酚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不如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含硅氧烷的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这种含硅氧烷的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将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低表面张力和天然生物资源腰果酚结合起来,在有机硅分子中引入长链烷基,提供一种表面张力低、生物降解性好、皮肤刺激性低、对烷基和硅油乳化能力均较好的含硅氧烷的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硅氧烷的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具有如下的结构式:
其中,R代表C15H3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含硅氧烷的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本发明的含硅氧烷的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腰果酚磺化物放入反应器中,在碱性条件下搅拌并滴加氯丙基三硅氧烷,在反应温度为80-150℃,最好是80-120℃的情况下反应,其中腰果酚磺化物与氯丙基三硅氧烷的摩尔配比为1∶2-5,最好是1∶2-4,碱的摩尔用量为碱∶腰果酚磺化物=1-10∶100,最好是2-6∶100,反应4-10小时,最好是5-8小时,反应完成后,分离提纯得到所述的含硅氧烷的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
如上所述的碱可以是NaOH、或者Na2CO3、或者CH3ONa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所制备的含硅氧烷的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其优点是将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低表面张力和天然生物资源腰果酚结合起来,在有机硅分子中引入长链烷基,同时具有含硅表面活性剂和腰果酚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特点,提供一种表面张力低、溶解性好,皮肤刺激性小,生物降解性优良,并能与其它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好、对烷基和硅油乳化能力均较好的含硅氧烷的腰果酚新型表面活性剂。本发明与现已有的腰果酚表面活性剂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其表面张力仅为18-24mN/m。能够作为柔软剂、洗涤剂、乳化剂、铺展剂等在工业领域广泛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说明。
实施例1
在反应釜中加入腰果酚磺化物21.81g,氢氧化钠4.45g,搅拌并逐滴加入氯丙基三硅氧烷53.25g,在温度85℃下反应5.5小时,反应完成后分离提纯,测得其表面张力为20.15mN/m。
实施例2
在反应釜中加入腰果酚磺化物27.27g,氢氧化钠6.54g,搅拌并逐滴加入氯丙基三硅氧烷96.56g,在温度105℃下反应7小时,反应完成后分离提纯,测得其表面张力为19.65mN/m。
实施例3
在反应釜中加入腰果酚磺化物29.08g,氢氧化钠8.72g,搅拌并逐滴加入氯丙基三硅氧烷103g,在温度90℃下反应6小时,反应完成后分离提纯,测得其表面张力为21.23mN/m。
实施例4
在反应釜中加入腰果酚磺化物23.45g,氢氧化钠7.03g,搅拌并逐滴加入氯丙基三硅氧烷95.81g,在温度100℃下反应7小时,反应完成后分离提纯,测得其表面张力为21.05mN/m。
实施例5
在反应釜中加入腰果酚磺化物14.56g,氢氧化钠5.06g,搅拌并逐滴加入氯丙基三硅氧烷66.25g,在温度95℃下反应6小时,反应完成后分离提纯,测得其表面张力为20.69m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8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倍体小桐子的诱导方法
- 下一篇:联合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