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鸡腿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此培养料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74819.2 | 申请日: | 2013-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9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邬金飞;陈明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邬金飞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奉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鸡腿 原种 培养 配伍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内容包括鸡腿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该培养料的制作方法,属于食用菌菌种制作领域。
背景技术
鸡腿菇,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珍稀食用菌,形似鸡腿,肉质脆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干菇中含粗蛋白25.4g,脂肪3.3g,总糖58.8g,鸡腿菇中还含多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鸡腿菇又是一种药用真菌,具有助消化,健脾胃,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鸡腿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制种用的小麦消耗量也随之增加,为减少粮食消耗,必须寻找制种合理代用料。
中国是个养兔大国,也是兔产品出口大国(如世界兔毛贸易量,中国占90%以上)。随着养兔业的发展,兔的存栏数量和销售数量明显增加,伴随着兔的排泄物-兔粪便也在相应的增加。
兔粪便如同豌豆大小,呈球形或椭圆形,外表光滑圆润,松散均匀,新鲜粪便略带光泽,呈黑褐色。据报道,干兔粪含有粗蛋白10.9%-12.7%、粗纤维29.5%-35.9%、无氮浸出物44.1%-47.8%,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兔子是食草动物,饲料以草为主,因此兔的粪粒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粗纤维)含量较高,而鸡腿菇栽培料是粪草培养基,所以兔粪非常适宜鸡腿菇菌丝生长。
利用兔粪粒替代小麦制作鸡腿菇原种,不仅是一项食用菌生产的降本举措,而且还是一项循环农业及环保事业举措。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如下二方面内容:
1、一种鸡腿菇原种培养料配伍
2、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鸡腿菇原种培养料配伍,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兔粪粒82%-86%,鸡腿菇菌渣(菌床细土与菌料的混合物)11%-15%,石膏粉2%,石灰粉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兔粪粒:将新鲜兔粪粒在水泥地上晒干后备用。干兔粪含氮(N)2.3%,磷(P2O3)2.3%,钾(K2O)0.8%。
石灰粉、石膏粉:为普通市售品。调节、缓冲培养料的酸碱度。
培养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晒料:在拌料前将原料暴晒1d-2d,利用紫外线杀死原料中部分杂菌;
②预湿:建堆前用水将兔粪拌湿,周围要有水流出;
③堆置发酵:将拌湿的兔粪,堆成高1.Om-1.2m,宽2m-3m,长度不限的梯形堆,每堆的培养料控制在干重250kg-500kg,做好堆后,将四周轻拍,再用直径10cm-15cm的木棒在堆上插一些竖直气孔,直通堆底,气孔密度为1个/m3,最后盖上草苫让其自然发酵;
④翻堆:当料温达到60℃后,保持24h,进行翻堆,然后均匀地拌入其它辅料(先将鸡腿菇菌渣、石膏粉、石灰粉在干燥状态下拌匀),并视堆料的含水量适当补水,共翻堆1次,时间持续3d;
⑤终止发酵时,兔粪粒达无干粒白心无氨味,含水量为45%(呈蓬松状),菌渣的含水量为65%;
⑥装瓶:将兔粪粒培养料装入11OOml×78mmPP培养瓶(装瓶时不要紧压,呈自然状态即可),然后盖上带透气海绵的瓶盖;
⑦灭菌、冷却:将培养料进行高压灭菌,先保持100℃灭菌1h,然后升至121℃高压灭菌2h;冷却过程是:自然冷却至25℃以下。
培养料在接入鸡腿菇母种后,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2℃-24℃,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经过22d-23d的培养,菌丝长满瓶子,即可当作制作栽培种使用。
本发明以兔粪粒为原料,拌入鸡腿菇菌渣(菌床细土与菌料的混合物)作为粒间搭桥料,制作鸡腿菇原种。与麦粒种相比,其优点在于:一是兔粪营养全面,菌丝生长旺盛,菌种活力强,不易老化;二是颗粒状兔粪菌种,转接栽培种时,用种量少,工作效率高;三是制种的灭菌环节杀死了兔粪中病原菌、寄生虫卵和杂草种子,净化了兔场的卫生环境;四是拓宽了培养料原料渠道,降低了菌种制作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方式1:本实施例中鸡腿菇原种培养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兔粪粒82%,鸡腿菇菌渣(菌床细土与菌料的混合物)15%,石膏粉2%,石灰粉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制作方法:
①晒料:在拌料前将原料暴晒2d,利用紫外线杀死原料中部分杂菌;
②预湿:建堆前用水将兔粪拌湿,周围要有水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邬金飞,未经邬金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48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分子筛制氮装置隔套式吸附塔
- 下一篇:一体化纳米滤料水处理设备的反冲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