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座内置药的动脉血气针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4467.0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5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曹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烽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动脉 血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针座内置药的动脉血气针。
背景技术
动脉血气分析对临床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等有很重要的意义。动脉血样采集方法对血气分析结果有很重要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抽样过程及后期送检时是否与空气隔离、是否凝血等。
动脉血气针的技术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1、动脉血进入注射器后接触到抗凝剂的时间越早越好;2、应使动脉血与空气隔绝。
一支带有针头的注射器可以留存空气的部位有三个,分别是针筒内;针座内;针头内。当活塞推到针筒底部时,可以留存空气的部位就只剩下两个,即针座内和针头内。针头内空间微小,留存的空气极其微量;而针座内空间大,留存空气的体积可以超过30立方毫米以上(按标准注射器针座计算),这对于抽血量仅为0.5—1.0ml的动脉血的血气组成影响极大。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动脉血气针,均为国外进口,其抗凝剂以球状或片状置放于针筒内,从而导致了针筒内也要留存部分空气,因此,目前产品的性能相较于动脉血气针的技术要求,差距很大,不能满足临床对血气分析的精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针座内置药的动脉血气针,采用该动脉血气针可以实现将针筒内的空气有效排空,保证在采血过程中血液不被污染,有效实现血液抗凝的目的。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针座内置药的动脉血气针,包括针筒及与针筒一体连接的针座,针筒内具有活塞,其特征是:所述针座内设置有固态抗凝剂,所述固态抗凝剂具有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座前端向针座内腔中延伸设有短管,且在该短管上设有至少一条缝隙,短管与针座内壁间形成柱状圆环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柱状圆环空间内设置有固态抗凝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短管的内径与通孔内径相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针座的外侧端部具有收口,且固态抗凝剂的前端由收口限位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态抗凝剂为肝素钠。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一方面可以排除针座内的空气,另一方面又可使动脉血最早与抗凝剂接触,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动脉血气针的技术要求,为临床精确进行血气分析提供必要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M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4为图3中N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6中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7中,包括针筒1、活塞2、针座3、固态抗凝剂4、通孔5、收口6、短管7、缝隙8等。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针座内置药的动脉血气针,包括针筒1及与针筒1一体连接的针座3,针筒1内具有活塞2,所述针座3内设置有固态抗凝剂4,所述固态抗凝剂4具有通孔5,在具体应用中,通孔5的直径一般与动脉血气针针头的针孔内径相等,以便保证可以顺利采血,有时候也可以将通孔5的直径做的比针头的针孔内径稍大或稍小,具体由工艺条件决定。
如图3~图4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是在针座3前侧端部设有收口6,收口6部分的直径大于通孔5的直径,且固态抗凝剂4的前端由收口6限位固定,保证了固态抗凝剂4不会从针座3中滑落。
如图5~7所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在针座3内设置有一段短管7,固态抗凝剂4放置于短管7外壁和针座3内壁之间,具体实现方式如下:自针座3前端向针座3内腔中延伸有短管7,且在该短管7上设有至少一条缝隙8,短管7与针座3内壁间形成的柱状圆环空间内设置有固态抗凝剂4,短管7的内径与通孔5内径相等,即,将固态抗凝剂4套装于短管7上,在采血时,动脉血由短管7的内径被抽入针筒1中,当动脉血在短管7内流动时,动脉血在第一时间通过短管7的缝隙8与固态抗凝剂4接触,实现有效抗凝的目的。
本发明中的固态抗凝剂4为肝素钠。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准备采集动脉血时,将活塞置于针筒的底端,对患者待采血处进行常规局部皮肤消毒,随后将带有针头的动脉血气针刺入目标动脉,拉动活塞,使动脉血抽入针筒内,在此过程中,血液首先在针座部位与抗凝剂接触,随后抗凝剂溶入管内的全部动脉血中,达到抗凝作用,拔出针头后,需立即将针头插入一个橡胶块内,以隔绝空气并防止针刺伤患者或其他医务人员,然后再卸下针头,并立即用胶皮套封住针座口,将采集到的动脉血送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烽,未经曹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4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药材炕房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家用制冰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