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67831.0 申请日: 2013-06-28
公开(公告)号: CN103404541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7
发明(设计)人: 杨白琴 申请(专利权)人: 句容市白兔镇沁香果品专业合作社
主分类号: A01N65/42 分类号: A01N65/42;A01P3/00
代理公司: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王云
地址: 212402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草莓 炭疽病 天然 杀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防治病虫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草莓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匍匐茎抽生期)和定植初期,结果期很少发生。其主要危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瓣、花萼和果实。染病后的明显特征是草莓株叶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初始产生直径3~7毫米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斑,稍凹陷;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该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还易导致感病品种尤其是草莓秧苗成片萎蔫枯死;当母株叶基和短缩茎部位发病,初始1~2片展开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天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重,则全株枯死。虽然不出现心叶矮化和黄化症状,但若取枯死病株根冠部横切面观察,可见自外向内发生褐变,而维管束未变色。浆果受害,产生近圆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软腐状并凹陷,后期也可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目前,在蔬菜、瓜果种植中,为防止真菌通常使用的是化学农药杀菌剂,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同时,采用化学农药杀菌剂,时各种植物病原菌菌种产生耐药性、抗药性,增加了防治的难度,甚至造成防治失败。此外,化学农药因其不具有选择性,对有益的生物也会造成威胁。而且,很多化学农药是不可降解或难于降解的,容易在动植物体内积累而造成污染物的富集。

随着公众对“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对无污染、可自然降解的生态农药需求量也逐渐增多。从农药科学的发展来看,在农药研制使用上“回归自然”及农药的“无公害化”,是社会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新型生物广谱杀菌剂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杀菌效果好的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组份制成:大叶桉、艾叶、鸡屎藤、菖蒲、黄连、使君子、丁香、白芍、薄荷、大蒜。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大叶桉4-6份、艾叶5-7份、鸡屎藤4-6份、菖蒲4-6份、黄连2-4份、使君子1-3份、丁香1-3份、白芍1-3份、薄荷0.5-1.5份、大蒜0.5-1.5份。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大叶桉5份、艾叶6份、鸡屎藤5份、菖蒲5份、黄连3份、使君子2份、丁香2份、白芍2份、薄荷1份、大蒜1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分别经粉碎、过筛后混匀,得混合料;所述原料为大叶桉、艾叶、鸡屎藤、菖蒲、黄连、使君子、丁香、白芍、薄荷和大蒜;

(2)将混合料加入5-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50-80℃煎煮2-4h;

(3)过滤,滤液收集,滤渣加入5-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50-80℃煎煮2-4h;

(4)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乙醇加入总量的1/20-1/10,加入1-3倍体积水,静置24-48h;

(5)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加入同重量水溶解,即得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在防治草莓炭疽病中的应用,具体为:将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与500-1000倍量水混合即为杀菌菌剂。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采用纯天然的组份制成,不仅无毒无公害,而且能够有效防治草莓炭疽病。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大叶桉4份、艾叶6份、鸡屎藤4份、菖蒲5份、黄连2份、使君子1份、丁香3份、白芍3份、薄荷1.5份、大蒜0.5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分别经粉碎、过筛后混匀,得混合料;所述原料为大叶桉、艾叶、鸡屎藤、菖蒲、黄连、使君子、丁香、白芍、薄荷和大蒜;

(2)将混合料加入8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60℃煎煮3h;

(3)过滤,滤液收集,滤渣加入8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60℃煎煮2-4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句容市白兔镇沁香果品专业合作社,未经句容市白兔镇沁香果品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7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