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2P网络文件数据同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3048.7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1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廖建新;张磊;韦安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2p 网络 文件 数据 同步 方法 | ||
1.一种P2P网络文件数据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步骤一、网络中的每个节点搜索、并发现与其相邻的节点,然后定时将其周围节点的拓 扑图发送给平台;
步骤二、平台根据地图染色原理,从由若干个相连节点所构成的联通节点图中挑选出一 个节点和其周边邻居节点作为所述联通节点图中的主节点,并按主节点个数将原文件切割成 多个数据包,然后向各个主节点发送一个数据包,同时通知联通节点图中的所有节点从其周 边的相邻节点来获取原文件的所有数据包;
步骤三、所有节点根据平台通知,依次从其周边的相邻节点来分别获取原文件的每个数 据包,并根据其他节点的数据同步请求,将自身已接收的数据包发送给其他节点,从而实现 联通节点图中所有节点的文件数据同步,
步骤一进一步包括有:
步骤11、每个节点都在一个端口进行监听,并扫描附近的节点,如果发现附近有WIFI 信号,则接入并向对方节点的监听端口发送数据包,以发现其相邻节点,然后将相邻节点的 信息按一定的同步时间间隔发送给平台;
步骤12、平台在固定的端口进行监听,并根据所有节点发送来的相邻节点的信息,计算 所有节点的拓扑图;
步骤13、平台按照节点之间的联通性,将所有节点的拓扑图划分成若干个联通节点图, 每个联通节点图的所有节点和其他联通节点图的所有节点不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节点的信息包括有节点的信号强 弱、网络延迟、网络带宽,所述同步时间间隔根据节点所在的场所来设置时间值,固定场所 的节点的同步间隔时间长,移动场所的节点的同步间隔时间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还包括有:
对节点的信号强弱设置一定的阈值,当两个节点之间的信号强弱低于阈值时,则两个节 点不相邻;当两个节点之间的信号强弱高于阈值时,则两个节点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进一步包括有:
步骤21、平台计算联通节点图中的每个节点到周围所有邻居节点的网络代价值之和,并 从中挑选出一个网络代价值之和最小的节点和其周边邻居节点作为联通节点图的主节点,然 后根据地图染色原理,计算向所述联通节点图的每个主节点在t0时刻传输的数据包大小值: 其中xi是平台向第i个主节点传输的数据包大小值,pi是第i个主节点到平台 的网络代价值,是所有主节点到平台的网络代价值之和,X是原文件大小值,N是联通 节点图中的主节点个数,最后按照在t0时刻传输的每个数据包的数据包大小值,将原文件切 割成N个数据包;
步骤22、平台在t0时刻将步骤21所切割的N个数据包分别开始向每个主节点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代价值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节点 之间的网络带宽、网络延迟或费用来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30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用菌木耳凝胶的提炼工艺
- 下一篇:一种含有中药成分的肉粒黄豆酱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