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投LED尾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2214.1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8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敬;刘洋;庞宏力;梁红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13/04;F21W101/1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左燕生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投 led 尾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涉及一种尾灯,尤其涉及一种侧投LED尾灯。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的尾灯逐渐由卤素灯发展为LED尾灯,它的寿命更长,光型光色都更出色。LED尾灯一般有正投和侧投两种布置形式,正投LED尾灯的LED光源被直接暴露出来,颗粒感比较强烈,影响整体的美观;侧投LED尾灯的LED光源被隐藏,通过侧投反射镜将其发射的光线导出,提高了外观美感,但是侧投反射镜将所有的光线反射至理想区域,将会造成光能的损失。甚至部分光线并未被侧投反射镜反射,这部分光线直接射出后,其射出角度不符合法规要求,也将会被浪费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侧投LED尾灯,它能对不符合法规要求的光线进行收集并改变其光路,从而使其最终满足法规要求,减少光能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侧投LED尾灯,包括安装在基体上的LED光源、在出光方向上位于LED光源前方的遮挡体以及对LED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的侧投反射镜,还包括辅助出光的全反射透镜,该全反射透镜具有纵向布置于LED光源侧前方的长方体状主体,主体靠近LED光源的一端为入射端,该入射端设置有面对LED光源的入射面以及背对LED光源的倾斜的反射面,入射面与反射面形成楔形结构。
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在主体的远离LED光源的一端设有一个突出的、用于固定该主体的连接端。
作为对本发明的另一种限定,入射端的末端向侧投LED尾灯的内部探入至使所述LED光源发出的未经侧投反射镜进行反射而直接向外射出的光线被入射面全部接收。
作为对本发明的第三种限定,主体远离LED光源的一端为光洁的平面结构。
本发明还有一种限定,所述主体相对于本侧投LED尾灯的纵向平面是倾斜设置的。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本发明所提供的侧投LED尾灯,设置了辅助出光的全反射透镜,它将LED光源被浪费的光能进行收集,改变其光路后,使光线满足法规要求,减少光能损失,该全反射透镜的主体为长方体状并纵向布置,能够减少对正常光线的影响;在主体上设置突出的连接端,便于对主体的连接;入射端的末端探入至所述LED光源发出的未经侧投反射镜进行反射而直接向外射出的光线被入射面所接收,可以较大限度地对光线进行吸收,并减少对正常光线的影响;主体远离LED光源的一端为光洁的平面结构,能够保证光线射出的强度,减少光能在经过主体时的损耗;主体倾斜设置,能够使较容易光线发生全反射。
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汽车上。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侧投LED尾灯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光线的走向;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投LED尾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侧投LED尾灯的光路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光线的走向。
图中:1、LED光源;2、遮挡体;3、侧投反射镜;4、基体;51、主体;52、反射面;53、入射面;54、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侧投LED尾灯
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侧投LED尾灯,包括安装在基体4上的LED光源1、在出光方向上位于LED光源1前方的遮挡体2以及对LED光源1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的侧投反射镜3。LED光源1发射的光线将有部分直接射出,这些光线的射出角度不符合法规要求,还有一部分被侧投反射镜3反射后,其角度也不符合法规要求,这些光线相当于是被浪费掉了,造成了光能的损失。
本实施例的侧投LED尾灯如图2及图3所示,它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辅助出光的全反射透镜,该全反射透镜提供对损失的光能进行收集和转换,然后使其按照法规的要求射出,在主要靠侧投反射镜3进行反光的基础上,该全反射透镜仅仅是提供了一些补偿作用,减少了光能的损失。本实施例中用到的全反射透镜的作用不同于正投LED尾灯中所用的全反射透镜,因为正投LED尾灯中的全反射透镜是主要的反光部件,而本实施例中仅仅是用于进行补偿,它必须结合侧投反射镜3进行工作。
该全反射透镜具有纵向布置于LED光源1侧前方的长方体状主体51,主体51靠近LED光源1的一端为入射端,该入射端设置有面对LED光源1的入射面53以及背对LED光源1的倾斜的反射面52,入射面53与反射面52形成楔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22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