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耳塞式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8521.2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8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范修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天键电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4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塞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塞式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耳塞式耳机类产品,其耳壳大多都是塑胶注塑成型,由于耳机壳一般壁厚很薄,并且塑胶强度不高,所以传统耳塞式耳机的抗压性能比较差。一旦在某种场合,耳机受到挤压,就会将耳壳挤压变形或者破裂,大大缩短了耳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压性能强的耳塞式耳机,延长耳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耳塞式耳机,包括耳机外壳,在所述耳机外壳一端固定连接有喇叭盖,在所述喇叭盖上朝所述耳机外壳一侧固定连接有喇叭,所述喇叭与穿设于所述耳机外壳内的耳机线电连接,所述喇叭盖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喇叭相通接的贯穿孔和与所述喇叭盖相连接的耳塞,所述耳塞上设有与所述贯穿孔相通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耳机外壳内还设有与所述喇叭盖连接的金属内壳,所述金属内壳上设有穿设所述耳机线的过线孔。
如上所述的耳塞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内壳外周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设在所述喇叭盖内壁上的凹槽相扣合。
如上所述的耳塞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金属内壳上设有调音孔和缺口,所述的缺口设在所述金属内壳的开口端。
如上所述的耳塞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喇叭盖上设有凹槽,所述喇叭装设于所述凹槽内。
如上所述的耳塞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外壳与所述金属内壳之间涂有粘连胶。
如上所述的耳塞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连胶为A胶与B胶的混合物。
如上所述的耳塞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外壳的壁厚为0.8至1.0mm。
如上所述的耳塞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内壳壁厚为0.8mm。
如上所述的耳塞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壳为铜制成。
如上所述的耳塞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为硅胶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增加金属内壳提高了耳机壳的抗挤压性能,避免了耳机壳受挤压后导致耳机的损坏,延长了耳机的实用寿命。
2.本发明结构简单,在自动化机床上加工,加工制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纵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金属内壳的立体图;
图3是发明的喇叭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耳塞式耳机,包括耳机外壳1,在所述耳机外壳1一端固定连接有喇叭盖2,在所述喇叭盖2上朝所述耳机外壳1一侧固定连接有喇叭3,所述喇叭3与穿设于所述耳机外壳1内的耳机线4电连接,所述喇叭盖2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喇叭3相通接的贯穿孔202和与所述喇叭盖2相连接的耳塞5,所述耳塞5上设有与所述贯穿孔202相通的通孔501,所述的耳机外壳1内还设有与所述喇叭盖2固定连接的金属内壳6,所述金属内壳6上设有穿设所述耳机线4的过线孔602。所述耳机外壳1的壁厚为0.8至1.0mm,所述的金属内壳6壁厚为0.8mm。耳机内壳1内的金属内壳6增强了耳机的抗压强度,塑胶的耳机外壳1和金属内壳6的壁厚采用如上尺寸,耳机的抗压能力达到900牛顿以上。金属内壳6的加工可采用在数控车床和钻床上成型。
所述的金属内壳6外周面设有凸起603,所述凸起603与设在所述喇叭盖2内壁上的凹槽203相扣合。这种结构的设计,能使金属内壳6与喇叭盖2装配方便,而且当耳机跌落或者踩压的时候,金属内壳6与喇叭盖2不易脱开。
所述的金属内壳6上可设有调音孔601,调音孔601起到了调整声学的作用。所述的金属内壳1开口端设有缺口604,开设的缺口604避开了喇叭3上的护线胶,从而避免金属内壳6压坏电线造成喇叭3短路。
在所述的喇叭盖2上设有凹槽201,所述喇叭3装设于所述凹槽201内。
所述耳机外壳1与所述金属内壳6之间涂有由A胶与B胶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粘连胶7,粘接胶7能够耐受-40℃至70℃的温度,其将耳机外壳1与金属内壳6牢牢地粘接在一起。
所述金属内壳6为铜制成。
所述耳塞5为硅胶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天键电声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天键电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85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