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固态锂硫电池正极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44166.3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1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晓斌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38;H01M4/5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7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电池 正极 制备 工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全固态锂硫电池正极的“离子-电子混合导电电极”制备工艺,电极是蓄电池的主要部分,作为储能设备,蓄电池广泛用于能源、交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电器多个领域。
技术背景
目前人们所用蓄电池基本都是液体电解质,安全性能不高,需要提高,全固态电解质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同时,现有蓄电池比容量还偏小,阻碍电动汽车发展,锂硫体系具有很高的比容量,成为各科研机构研究的热点。但是,锂硫体系蓄电池循环性能不佳一直困拢其商业化,锂硫电池循环性能不佳的原因主要是:单质硫不导电、多硫离子溶解于液态电解液、硫微粒发生团聚及反应时体积变化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硫碳复合、硫与聚合物复合、硫与金属化合物复合等等,取得了很好的进步,但是离实用要求还是有差距!高比容量和高安全性能的新型蓄电池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针对全固态锂硫电池正极的“离子-电子混合导电电极”制备工艺。
目前的蓄电池由于其电极是由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三部分组成,电极只有电子导电,而基本没有离子导电性,当采用全固态电解质时,锂离子在电极内部无法传输,电极与电解质的界面阻抗也难以解决,全固态锂硫电池一直无法达到商用水平。
本发明的“离子-电子混合导电电极”就是为了:1、克服单质硫在反应时体积变化大、溶解、团聚、导电差等问题;2、全固态锂硫电池能全面发展和应用。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克服高比容量电极活性材料硫在反应时体积变化大、溶解、团聚、导电差等问题;2、如何实现全固态锂硫电池全面发展和应用。
技术方案
本发明“离子-电子混合导电电极”制备工艺,具体方案是:1、单质硫与碳进行热复合,得到硫碳复合材料;2、将硫碳复合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及复合型全固态有机高分子电解质复合,以涂碳铝箔或石墨烯涂层铝箔为集流体,形成“离子-电子混合导电电极”,也就是全固态锂硫电池复合正极。
有益效果
本发明非常适合全固体锂硫电池的应用,为全固态锂硫电池的实用提供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晓斌,未经曹晓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41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操作的牙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