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感应地无线输出能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1372.0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0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科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1F38/14;H01F27/28;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感应 无线 输出 能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感应地无线输出能量、特别是输出到电动车辆的接收机线圈上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设计为圆形的能导电的线圈,其中,线圈能与电源相连接。
背景技术
在无线地为电动车辆充电时,应用了设计为圆形或者设计为螺旋管形的绕组。圆形的设计代表了一种线圈,其中,线路在一个平面内螺旋形地延伸,螺旋管形的设计代表了一种线圈形式的绕组。两个变体的混合由于不理想的耦合而是不利的。螺旋管形的设计在相同的耦合中更小,然而引起了更高的磁通密度,这可能导致磁场的区域中的金属体的不允许的加热。圆形的设计由于其较大的面积而具有较小的磁通密度,然而更难以在车辆上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用于感应地无线传输能量的装置,利用该装置能避免开头所述的缺点。
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装置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感应地无线传输能量到电动车辆的接收机线圈上的装置包括设计为圆形的能导电的第一线圈,其中,第一线圈与可控的电源相连接。此外,该装置包括设计为圆形的能导电的第二线圈,其同样与电源相连接,其中,第二线圈与电源的连接这样形成,即第二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与第一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相反。
在此,该装置优选的是埋入地面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站。
对于本发明的认识是,通过将地面侧的圆形的绕组划分为具有不同的电流方向的两个圆形的绕组,可以增大磁性的有效面积并且进而降低磁通密度。产生具有不同的方向的两个磁性的场强射束,通过它们现在也可以有利地运行较小的螺旋管形的绕组结构形式-特别是车辆侧的绕组-。同时,在此避免了金属的外来物体的可能的加热,其超出了允许的程度。
圆形的绕组在此是这样一种绕组,其中,电导体基本上布置在一个平面中。在此,圆形的绕组基本上可以设计为圆形的或也基本上可以设计为矩形的或方形的。利用螺旋管形的结构形式表示这种结构形式,其中,绕组以螺旋的形式基本上在圆柱形外壳上延伸。
优选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布置在一个平面中。由此使得所需的结构空间最小化并且结构形式是平坦的,这例如提供了作为地面侧的充电站的安装,以使得电动车辆驶过。线圈随后适合地相邻布置。
同样适合的是,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设计为一样大。由于线圈的电控制必须考虑其尺寸和几何结构,因此两个线圈的相同类型的设计用于,使得控制不必设计为不必要的复杂形式。
优选地,线圈这样彼此布置,即线圈的中心点之间的间距至少和其直径的一又二分之一倍一样大。特别地,间距匹配于车辆侧的线圈的线圈大小。
适合的是,这样布置铁心元件、特别是铁氧体元件,即它从第一线圈的中央区域一直到达第二线圈的中央区域。
附图说明
现在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然而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在此示意性示出了特征。图中示出:
图1在俯视图中示出地面侧的线圈布置以及车辆侧的线圈布置,
图2在侧视图中示出地面侧的线圈布置以及车辆侧的线圈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布置在地面侧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装置和车辆侧的螺旋管形的线圈,该线圈用于接收提供的能量。车辆侧的线圈在此固定在未进一步示出的车辆上,而地面侧的充电装置埋入地面10中。图1示出所述组件的从上方看的视图,而图2示出组件的侧视图。
布置在地面侧的充电装置包括第一圆形的绕组11以及共平面地布置的第二圆形的绕组12。两个绕组11,12一样大并且在原理上相同形式地构造。两个绕组11,12的中心点在此彼此隔开的距离比车辆侧的铁氧体磁芯15的长度更长。该实施例的圆形的绕组设计为圆环形。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圆形的绕组构造为方形,也就是说,电导体远离绕组的角以直线形式延伸。
铁氧体元件13将两个绕组12,13的中央区域相互连接。为此,铁氧体元件13包括圆柱形的零件,其布置在两个绕组12,13的中央区域中并且是连接零件,其机械地与两个圆柱形的零件固定耦合并且在地面10中在绕组12,13的下方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1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冲击发电机
- 下一篇:基于自组织网络的配电馈线自动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