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阻联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7912.1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8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孟繁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00 | 分类号: | H02K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阻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轴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利用磁场缓冲的联轴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从而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联轴器用于起到传递扭矩的作用。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由两半部分组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一般的动力机大部分都借助于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联接,是机械产品轴系传动最常用的连接部件。常用的联轴器有膜片联轴器、齿式联轴器、梅花联轴器、滑块联轴器、鼓形齿式联轴器、万向联轴器、安全联轴器、弹性联轴器及蛇形弹簧联轴器。传统的联轴器的两半部分通常直接接触连接,例如通过齿轮结构啮合连接,以实现扭矩的传递。但是在传递扭矩的过程中,联轴器的两半部分之间的这种接触连接方式会产生较大的摩擦,会对两半部分结构造成磨损。同时由于联轴器为金属结构,在摩擦时通常也会产生较大噪音,现也有磁场传递扭矩的联轴器。
比如中国发明公告CN103117686A,涉及机械通用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轴器。联轴器包括:主动轴,其设置有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包括按照海尔贝克阵列排布的多个子磁体;从动轴,其设置有第二磁体,该第二磁体包括按照海尔贝克阵列排布的多个子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吸合在一起,其中,当所述主动轴带动所述第一磁体进行转动时,所述第一磁体带动所述第二磁体进行转动,所述第二磁体带动所述从动轴进行转动。
但上述发明虽利用磁场传送扭矩但是磁极相对面较小所能传递的扭矩较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磁性联轴器传递扭矩较小而普通联轴器缓冲垫极易破损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磁阻联轴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阻联轴器,包括相互连接的主接头和从接头,主接头端面设有圆形凹坑,圆形凹坑轴线与主接头轴线同轴,圆形凹坑侧壁设有凸起的驱动磁块,从接头端面设有轴台,轴台侧面设有凸起的被动磁块,主接头端面与从接头端面配合且被动磁块位于驱动磁块之间的空隙中,被动磁块与相邻的驱动磁块的配合面极性相同。
进一步,所述驱动磁块沿凹坑侧壁均匀分布且至少为一个,驱动磁块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被动磁块宽度小于驱动磁块之间的间隙宽度。
进一步,所述被动磁块沿轴台侧面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主连接头与从连接头之间分布有相斥的磁场,正常传递扭矩时利用磁场传递力矩避免了主接头与从接头碰撞,同时也避免了现有使用联轴器的缓冲垫的使用结构更为简单同时也避免了缓冲垫磨损及损坏的情况发生,在传递扭矩较大的情况下磁块彼此接触有效的补偿了磁场传递扭矩的不足的情况发生相比现有磁力联轴器传动扭矩较小的不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磁阻联轴器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磁阻联轴器装配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磁阻联轴器主接头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磁阻联轴器主接头左视图。
在图中1.主接头,2.驱动磁块,3.从接头,4.被动磁块,5.被动轴,6.驱动轴,7.凹坑,8.轴安装孔,9.花键槽,10.轴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中,所述联轴器由主接头1和从接头3组成,所述主接头1与所述从接头3配合的端面设有圆形凹坑7,所述圆形凹坑7轴线与所述主接头1轴线同轴,所述凹坑7侧壁设有6个驱动磁块2,所述驱动磁块2沿凹坑7侧壁均匀分布,所述相邻两驱动磁块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从接头3与所述主接头1的配合端面设有轴台10,所述轴台10侧面设有6个被动磁块4,所述被动磁块4沿所述轴台10侧面侧壁均匀分布,所述被动磁块4宽度小于相邻两个所述驱动磁块2之间的间隙宽度,所述相邻两个被动磁块4之间留有间隙,且所述间隙宽度大于驱动磁块2宽度,所述主接头1和所述从接头3的非配合端端面设有轴安装孔8,所述轴安装孔8侧壁设有花键槽9。另外所述的驱动磁块2形成以主接头1轴线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的环形磁场,所述的被动磁块4形成以从接头3轴线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的环形磁场,驱动磁块2形成的磁场与被动磁块4形成的磁场重合度达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79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拼型分散黄染料
- 下一篇:一种干性食品包装纸中2,4-二硝基苯酚的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