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1390.0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0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成昊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物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3B13/04 | 分类号: | A43B13/04;A43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鞋底,具体涉及具有提高的功能的鞋底(shoes soles)。
背景技术
通常鞋用于保护人的脚,当人在行走或者奔跑时,鞋保护人的脚以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是,当人在行走或者奔跑时,脚受到的荷重相当大。若利用压力板来分析奔跑时的地面反作用力,则可知所显示的地面与脚之间的垂直压力的大小大约为体重的2倍至3倍。
从而,要求鞋底具备对传递给脚底的冲击进行缓解的功能。若鞋底无法充分地吸收人在行走或奔跑时从地面传递过来的冲击,则关节会发生退化或者还可能成为腰痛的因素。
为了充分地吸收这样在行走或奔跑时被施加至脚底的相当大的冲击以便不会对骨骼肌系统造成负担,鞋底通过利用多种缓冲部件或者降低鞋底自身的硬度来吸收冲击。
但是,地面反作用力随着鞋底吸收冲击而减小,从而存在当长时间进行行走或奔跑时反而更疲劳的问题。
因此,既要求鞋底吸收用脚踩踏地面时应减小的冲击,又要求鞋底具备脚从地面分离时应增加的回弹性。但是,对冲击的吸收和回弹性为互相对称的特性,所以存在满足某一个时就要牺牲另一个的双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能够有效地、一同提高对冲击的吸收和回弹性的鞋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鞋底包括:弹性层,其包括上部面、下部面以及侧面,在上部面形成有多个贯通孔,下部面的一部分或者所有部分隔着空置空间与所述上部面隔开,侧面将所述上部面和所述下部面的、相隔开的边缘相连;中底,其包括中底主体以及多个支撑杆,中底主体与所述弹性层的上部面对置,多个支撑杆以从所述中底主体向所述弹性层突出的方式形成并且被插入于所述弹性层的上部面的所述多个贯通孔而与所述弹性层的下部面接触的多个支撑杆;以及外底,其附着于所述弹性层的下部面。
所述多个支撑杆形成为分别沿所述中底的宽度方向延伸,在所述多个支撑杆中,配置于后跟的所述支撑杆所突出的高度,可以高于配置于前跟的所述支撑杆所突出的高度。
在与脚底的内侧拱形部分和小脚趾对应的区域,所述中底主体可以直接与所述弹性层的上部面接触。
所述弹性层的所述侧面包括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可以具有比所述外侧面厚的厚度。
还可以包括多个增强部,这些增强部在所述内侧面上以在连接所述上部面与所述下部面的方向上具有长度的方式形成。
所述多个增强部可以由与所述弹性层的原料相同的原料以高密度形成。
所述多个增强部可以由强度或者硬度比所述弹性层的原料更优良的其他原料形成。
还可以包括沿着宽度方向形成于所述弹性层并且沿着长度方向将所述弹性层分割为多个分割区域的多个弹性层分割缝。
在所述弹性层的所述上部面形成的所述多个贯通孔,在所述多个分割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分别形成有一个,所述多个支撑杆可以形成为分别与所述多个贯通孔对应的形状。
还可以包括:以与所述多个弹性层分割缝对应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外底的多个外底分割缝。
在上述的鞋底,所述弹性层由回弹力比所述中底更优良的原料形成;所述中底可以由比所述弹性层冲击的吸收能力和耐久性更优良且重量更轻的原料形成。
所述弹性层可以将热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TPU)和热塑性橡胶(Thermo Plastic Rubber,TPR)中的1个以上作为原料注塑成型,所述中底可以将聚氨酯(Polyurethane,PU)和乙烯-醋酸乙烯酯(Ethylene-Vinyl Acetate,EVA)中的1个以上作为原料形成。
还可以包括:形成于在所述弹性层的所述下部面、所述中底的所述多个支撑杆以及所述外底这三者中的1个以上的部分的重量减轻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鞋底能够同时有效地提高冲击的吸收能力和回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分解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鞋底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鞋底的内部结构投影并一同图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示图2的鞋底的结合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图示图2的鞋底的中底的侧视图。
图5是图示图2的鞋底的弹性层的俯视图。
图6是图示图2的鞋底的中底的仰视图。
图7和图8是图示图2的中底与弹性层被结合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图示图2的鞋底的弹性层的仰视图。
图10是图示图2的鞋底的外底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物产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物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13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麻辣酱生产加工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搅拌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