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增乳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1981.X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2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孙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霞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10;A61K36/8945;A61P15/14;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乳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改善奶牛产奶性能的中药增乳剂。
背景技术
21世纪,回归自然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和健康食品则是这种要求的根本体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各种细菌性和病毒性传染病、胎产疾病和夏季热应激等。
对于疾病的治疗,长期以来,人们主要使用抗生素及其他化学合成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来防治奶牛疾病,提高其产奶性能。随着这些添加剂的广泛应用,奶制品的毒副作用、残留问题以及产生耐药性等弊端日益突显,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
而夏季热应激对奶牛也有明显的消极作用。热应激情况下,奶牛出汗增加,呼吸加快,体内代谢速率降低,采食量下降,进而使得产奶量显著下降。越是高产的奶牛,受热应激的影响越大。每年夏季高温都给全球奶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在我国南方,每年因为热应激使奶牛产奶量降低10万吨以上。目前用于奶牛抗热应激的饲料添加剂种类很多,主要有烟酸、有机铬、活性酵母、矿物质缓冲盐、p胡萝卜素、脂肪酸钙等。这些都是化学合成类物质,易残留而危害人类的健康。
培育奶牛的目的是为了生产优质牛乳,牛乳生产不仅要提高产量,更重要的是保证其质量。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奶牛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在我国部分地区目前仍以农户分散饲养为奶牛饲养的主要形式,而农户饲养普遍存在饲养管理水平低,技术落后,环境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因此,我国奶牛业普遍存在产乳量低,奶牛发病率高等缺点。我国奶牛业正面临着产业升级和乳品安全的双重考验,通过营养调控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改善乳品质量是实现突破奶业瓶颈的关键。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无药物残留、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成为国内外营养研究的热点之一,中草药属于天然药物,具有与食物同源、同体、同用的特点,长期使用不易在肉、蛋、奶等畜产品中产生有害药物残留,不产生抗药性,无毒副作用,应用于奶牛,具有增加产奶量、改善乳品质、提高奶牛整体机能等作用。
中国是中草药的故乡,在用中草药防治疾病中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采用中草药制剂防治动物性疾病的特点和优越性在于这些中草药不但具有抗病菌的作用,而且具有无毒性反应和副作用,不在动物体内残留,对人体无害,不会污染环境,符合当今社会人们消费需求。
与西药相比,中草药的特点在于天然性和多能性,天然性为来自野生或家种,是有机物而不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多能性包括营养作用、免疫增强作用、激素样作用、维生素样作用、抗应激和“适应原”样作用、其卓越的双向调节功能、抗微生物作用和复合作用。此外,中草药具有毒副作用低、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优点。
现代研究证明:中草药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淀粉、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能够补充机体营养,提高动物食欲,促进动物消化吸收,增强机体代谢,从而提高奶牛泌乳性能,能有效乳中体细胞的数量,具有奶牛乳房保健和改善乳品质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增乳剂,通过该中药增乳剂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生产出更丰富的牛奶,同时,能够改善乳制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增乳剂以及包含该增乳剂的饲料组合物,通过使用这种中药增乳剂和饲料组合物,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生产出更丰富的牛奶,同时,能够改善乳制品的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增乳剂,其原料药包括:刺五加、王不留行、路路通、人参叶、小通草、小驳骨、北沙参、枫香脂、山楂、阿魏、荷叶、侧柏叶、委陵菜、佩兰、金铁锁、蒲公英、甘草、党参、牡蛎、厚朴、大叶紫珠、山药、川木通、川楝子、飞扬草、木蝴蝶和月季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霞,未经孙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19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