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模拟信号输出的按键开关组合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6004.0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7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铭鸿;陈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9/00 | 分类号: | H01H8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模拟 信号 输出 按键 开关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具有模拟信号输出的按键开关组合,尤其是关于同时具有模拟信号输出与数字开关(digital switch)的按键开关(key switch)组合。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产品的输入元件相当多样化。让使用者能有输入力量感受的输入元件中,按键开关是其中之一。
传统装设在键盘、遥控器、行动通信装置等电子产品上的按键开关大多配置一个开关,并且开关的切换状态仅有开启(ON)与关闭(OFF)两种,此类开关也称为数字开关。
现有行动通信装置上的按键开关组合已有配置两个开关的设计。但是,这些开关仍是数字开关。
目前尚未见到按键开关组合同时配置模拟信号感应器与数字开关的架构被提出。若按键开关组合配置模拟信号感应器,按键开关组合即能让使用者除了作一般输入(例如,字元输入)外,也能让其依照输入力量来达成想要的控制,例如,游戏软件中的方向、速度等控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模拟信号输出与数字开关的按键开关组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模拟信号输出的按键开关组合,该具有模拟信号输出的按键开关组合包含:电路板、隔离构件、上薄膜、数字开关模拟信号感应器。隔离构件设置在该电路板上;上薄膜设置在该隔离构件上,其中该隔离构件将该电路板及该上薄膜隔开以形成一空间,致使在该空间内的该上薄膜能变形并朝向该电路板移动;数字开关包含第一下接点以及第一上接点,该第一下接点形成在该电路板上并安置在该空间内,该第一上接点形成在该上薄膜上并安置在该空间内且对齐该第一下接点;模拟信号感应器包含第二下接点、第二上接点以及第一压阻层,该第二下接点形成在该电路板上并设置在该空间内,该第二上接点形成在该上薄膜上并安置在该空间内且对齐该第二下接点,该第一压阻层接合在该第二上接点上或该第二下接点上;其中,施加在该空间上的该上薄膜上的外力让该上薄膜变形并朝向该电路板移动,当该上薄膜变形移动到让该第二上接点、该第一压阻层及该第二下接点接触时,该模拟信号感应器的阻抗随该外力的大小而改变,当该上薄膜变形移动到让该第一上接点与该第一下接点接触时,该数字开关即开启。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下接点环绕该第一下接点的至少一部分,该第二上接点环绕该第一上接点的至少一部分。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电路板包含下薄膜,该第一下接点以及该第二下接点形成在该下薄膜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具有模拟信号输出的按键开关组合还包含基板,该下薄膜设置在该基板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压阻层接合在第二上接点上,该模拟信号感应器还包含第二压阻层,该第二压阻层接合在该第二下接点上,当该上薄膜移动到让该第二上接点、该第一压阻层、该第二压阻层及该第二下接点接触时,该模拟信号感应器的该阻抗随该外力的大小而改变。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压阻层由酚树脂、尿素树脂、美耐皿树脂、不饱和聚脂树脂、环氧树脂、硅脂树脂或聚安基甲酸脂的其中之一制成。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压阻层中还掺杂有导电粒子与分散体,该分散体具有吸附能力,用于吸附该导电粒子。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具有模拟信号输出的按键开关组合还包含键帽、支撑结构和弹性致动器。该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该键帽作相对于该电路板的垂直移动;弹性致动器设置于该上薄膜上,其中,该外力施加在该键帽上让该键帽朝向该电路板移动,该弹性致动器回应该键帽的移动而产生变形,进而致动该上薄膜变形朝向该电路板移动。
本发明的具有模拟信号输出的按键开关组合同时配置模拟信号感应器与数字开关,这样的按键开关组合除了可以通过数字开关来让使用者作一般输入(例如,字元输入)外,还可以通过模拟开关结合不同的输入力量来达成想要的控制,例如,游戏软件中的方向、速度等控制,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6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