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落式盾构隧道的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4998.2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7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张顶立;刘少雨;李栋;房倩;宋浩然;孙立建;丁召辉;王会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11/08;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陈朝阳 |
地址: | 250014***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落式 盾构 隧道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叠落式盾构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下行隧道施工;
盾构掘进下行隧道,安装衬砌管片;下行隧道掘进时应加大同步注浆量,同步注浆量不少于管片外径与开挖尺寸理论空隙体积的200%,同步注浆采用水泥砂浆;
步骤(102),下行隧道在二次注浆孔中通过注浆管向上行隧道和下行隧道之间的所夹土体进行注浆;
下行隧道与上行隧道中心连线两侧的拱部衬砌管片增设预留二次注浆孔,注浆加固范围为下行隧道与上行隧道中心连线两侧60°范围内,通过二次注浆孔将注浆管深入上行隧道和下行隧道之间的所夹土体中,向上行隧道和下行隧道之间的所夹土体进行注浆,以提高土体的强度;注浆时,严格按照同时对称注浆的原则从下行隧道与上行隧道中心连线两侧的注浆孔向外注浆;
步骤(103),在下行隧道内设置台车支撑体系来保护下行隧道;台车走行部分应保证足够的刚度,避免管片变形;台车可在钢轨上行进,台车在外力的推力下,可不卸力实现沿纵向向前移动;支撑点需避开衬砌管片纵缝位置以及手孔位置;支撑应具备预应力调节的功能;
步骤(104),上行隧道掘进施工;
盾构掘进上行隧道,安装衬砌管片;上行隧道同步注浆按照普通盾构即可,采用水泥砂浆;施工过程中下行隧道支撑台车保持与上行隧道掘进同步跟进,上行隧道的盾构机在叠落隧道掘进过程中要平稳、连续、快速掘进,严格控制盾构机姿态,严禁出现盾构机栽头现象;支撑台车前端面需超前上行盾构机3-8m;左线盾构机操作室与移动台车保持相互联系,盾构机或支撑台车出现故障,则相应的支撑台车或盾构机必须停止向前推进,直至相互确认故障排除后方可恢复掘进和推进;
步骤(105),上行隧道在二次注浆孔中通过注浆管向上行隧道和下行隧道之间的所夹土体进行注浆;
在重叠隧道范围内的上行隧道施工完成后,要从上行隧道对上行隧道和下行隧道之间的所夹土体进行注浆,注浆加固范围为上行隧道与下行隧道中心连线两侧60°范围内,在上行隧道的衬砌管片的每个管片中心处的二次注浆孔中设置注浆管,将注浆管深入上行隧道和下行隧道之间的所夹土体中,向上行隧道和下行隧道之间的所夹土体进行注浆,以提高土体的强度;注浆时,严格按照同时对称注浆的原则从下行隧道与上行隧道中心连线两侧的注浆孔向外注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落式盾构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1)中,衬砌管片采用加强型管片,较常规管片主筋直径增大、螺栓等级增强,同时衬砌管片环纵、环缝均采用弯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落式盾构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2)中与步骤(105)中,二次注浆采用的浆液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加固范围为每环均进行,确保所夹土体全部加固到位,无死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落式盾构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管采用Ф42钢花管,t=3.5mm,L=3.5m,其中Ф为注浆管的直径,t为注浆管的壁厚,L为注浆管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49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