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水除尘系统及除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47461.7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1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杨琳;邢启军;孙宏志;陈玉波;张立翰;李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9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混凝土 拌和 除尘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水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除尘分两种:一种是布袋除尘,另一种是湿式除尘。布袋除尘效果很好,可是出来的粉尘排放问题很难解决,粉尘污染很大,环保得不到保障,生产时满院都是粉尘,湿式除尘方式除尘效果不好,出料温度得不到保证,除尘效果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水除尘系统及除尘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沥青混凝土拌和站除尘系统,其组成包括:布袋除尘装置,所述的布袋除尘装置连接拌和仓,所述的拌和仓的上部设置有加水管和入尘口,所述的拌和仓下部设置有出尘口,所述的拌和仓内部安装有两个平行放置的搅龙。
所述的沥青混凝土拌和站除尘系统,所述的拌和仓安装在所述的布袋除尘装置的下方,所述的入尘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的布袋除尘装置的粉尘通道连通。
所述的沥青混凝土拌和站除尘系统,所述的加水管垂直于入尘口并安装有高压分散喷头,所述的加水管为一组,所述的加水管喷射水雾形成环形包围或者交叉穿过所述的入尘口下方。
利用上述之一的设备进行沥青混凝土拌和站除尘的方法,布袋除尘,经布袋除尘器未除落的高温粉尘通过所述的入尘口进入所述的拌和仓,所述的高温粉尘与通过加水管进入拌和仓的水雾形成水尘混合物,沉降到底部,所述的水尘混合物被所述的搅龙搅拌成桨,通过出尘口排出。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布袋除尘中为去除的粉尘通过与特种环形旋转水雾的拌和,快速有效的湿化粉尘,使粉尘的污染几乎降低为零。
本发明解决了干粉的排放问题,给施工生产带来很大方便。
本发明通过绞龙形成无粉尘的泥浆,降低粉尘排放的成本,有效减少大气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拌和仓,2为加水管,3为入尘口。
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视图。图中,4为搅龙,5为出尘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水除尘系统,其组成包括: 拌和仓1,所述的拌和仓的上部设置有加水管2和入尘口3,所述的拌和仓下部设置有出尘口5,所述的拌和仓内部安装有两个平行放置的搅龙4。
实施例2:
所述的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水除尘系统,所述的拌和仓安装在拌合站布袋除尘器的下方,所述的入尘口通过管道与布袋除尘的粉尘通道连接。
实施例3:
所述的沥青混凝土拌和站水除尘系统,所述的加水管垂直于入尘口并安装有高压分散喷头,所述的加水管为一组,不同的所述的加水管喷射的水雾形成环形的旋转水雾、或者交叉穿过所述的入尘口下方的水雾。
实施例4:
利用上述之一的设备进行沥青混凝土拌和站除尘的方法,布袋除尘,经布袋除尘器未除落的高温粉尘通过所述的入尘口进入所述的拌和仓,所述的高温粉尘与通过加水管进入拌和仓的水雾形成水尘混合物,沉降到底部,所述的水尘混合物被所述的搅龙搅拌成桨,通过出尘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74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