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碳型卵形鲳鲹配合饲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9904.1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0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许进奉;陈子腾;刘定;符广才;许合金;冯幼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东腾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0;A23K1/16;A23K1/16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碳型 卵形 配合 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鱼养殖饲料,特别是涉及一种低碳型卵形鲳鲹配合饲料,属于海产品饲料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卵形鲳鲹俗名金鲳鱼,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等特点,是一种名贵的杂食性鱼类。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卵形鲳鲹因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产量不断增加,已成为一种新兴水产养殖产业。然而,目前由于对卵形鲳鲹营养需求参数研究不够充分,其饲料配制大多参照国际配方标准或凭经验而定,这往往导致卵形鲳鲹饲料饵料系数较高,养殖成本长期居高不下,降低了养殖户和饲料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与此同时,由于饲料配方的不合理,导致饵料中过量的氮、磷排放到养殖水体中,这不仅加重了养殖成本,而且还对养殖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卵形鲳鲹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发低碳型卵形鲳鲹配合饲料对于卵形鲳鲹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碳型卵形鲳鲹配合饲料,该配合饲料利用科学的配伍,更容易被卵形鲳鲹充分吸收和利用、提高卵形鲳鲹对金属元素的利用率;同时该饲料转化率高,饵料系数低,能提高卵形鲳鲹的产量、降低养殖成本,并能降低氮、磷的排泄量,改善养殖水体环境,起到低碳环保的作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碳型卵形鲳鲹配合饲料,包括如下重量比的组分:
红鱼粉160-200公斤,虾仔粉45-70公斤,鸡肉粉40-80公斤,去皮豆粕110-150公斤,花生麸80-120公斤,乌贼肝脏粉30-70公斤,棉籽蛋白粉30-70公斤,玉米40-80公斤,高筋面粉180-220公斤,血球蛋白粉30-50公斤,海水鱼油6-13公斤,大豆磷脂粉10-15公斤,大豆油6-10公斤,万寿菊花粉0.5-1.5公斤,50%氯化胆碱2-3公斤,维生素C磷酸酯0.5-1公斤,牛磺酸1-1.7公斤,微生态制剂0.5-2公斤,耐高温植酸酶0.5-2公斤,胆汁酸钠0.2-0.5公斤,诱食剂1.3-2公斤,磷酸二氢钙10-13公斤,复合维生素预混料5-10公斤,复合多矿预混料10-15公斤。
,本发明中使用的复合维生素和复合多矿预混料是已知的(见Schuhmacher等,Aquaculture(1997),151:15-28,),耐高温植酸酶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迈特-5000;
所述的维生素C-磷酸酯中的维生素C的重量含量为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配合饲料利用科学的配伍,更加注重调节鱼体肠道健康和发育,更容易被卵形鲳鲹充分吸收和利用、提高卵形鲳鲹对金属元素的利用率;
2.该饲料转化率高,饵料系数低,能提高卵形鲳鲹的成活率、降低养殖成本,增强鱼体的免疫力;
3.本发明通过添加外源酶(耐高温植酸酶),使得卵形鲳鲹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植酸磷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同时,也降低了植酸磷中的植酸与饲料中的微量元素组分的拮抗作用,从而提高卵形鲳鲹对微量元素的利用率,降低了一些微量元素的排泄,从而起到低碳环保的作用;
4.配合饲料所用的原料来源稳定、价格低廉。
下面有案例证明本发明的实际效果:
2011-2012年,在广东省湛江市某科研基地进行的试验表明:本发明的配合饲料能满足卵形鲳鲹生长的营养需要,卵形鲳鲹生长迅速,饲料转化率高,饵料系数1.85-2.10。与普通商业饲料相比,本发明的饲料氮、磷排泄物分别降低22.01%和19.85%;重金元素铜、锌、锰的利用率分别提高1.53-2.12倍,成活率提高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东腾饲料有限公司,未经湛江东腾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9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