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孔双螺旋内冷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3911.0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7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顾三国;郭燕;周述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烽火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23B51/02 | 分类号: | B23B51/02;B23B5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玉秋;郝鹏 |
地址: | 611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螺旋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运用在难切削材料精密深孔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的深孔双螺旋内冷钻头。
背景技术
目前,钛合金精密深孔加工是机械加工类的一大难题,在钻削加工过程中采用顶角为120°,材料为YG8整体硬质合金标准加长麻花钻加工,存在以下加工难点:
一、切削温度高,阻力大,钛合金与刀具粘结现象严重,导致刀具粘结磨损和磨粒磨损严重;
二、切屑呈碎片状,在深孔加工中堵塞严重,排屑困难,导致刀具崩刃、折断现象严重;
三、工具消耗成本高,一次性钻孔深度在300毫米左右。刀具磨损、钝化不能使用,加工效率低,加工300毫米孔深需26分钟;
四、钛合金深孔钻削后直线度差(加工300毫米孔深直线度大于0.6毫米),导致精密深孔后续加工难以满足精密加工要求。
上诉难点严重制约着精密关、重零件的机械加工,已经成为了精密机械加工中的一个重大瓶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孔双螺旋内冷钻头,提高了钛合金深孔加工刀具的耐磨性,提高了刀具刚度,增强了加工中的稳定性,降低了加工时的切削阻力。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深孔双螺旋内冷钻头,包括钻头,该钻头尾端还连接有钻柄,且该钻柄通过焊接与该钻头固为一体。
进一步的,上述钻头包括钻头主体,在该钻头主体的后端还设置有连接头,在该钻头主体与连接头的内部还设置有内冷螺旋孔,同时在该钻头主体上还设置有分屑槽以及内冷螺旋孔。
作为优选,所述钻头主体的顶角角度为140°。
作为优选,所述分屑槽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钻头主体前端的切削刃上。
作为优选,所述内冷螺旋孔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钻头主体前端的切削刃上,且分别设置于两个分屑槽上。
作为另一个优选,所述钻柄包括把柄以及与该把柄故为一体的连接端。
再进一步的,上述连接端的中部设有盲孔,且在该连接端上还设置有跟该盲孔连通的冷却液入口,钻头的连接头设置于该盲孔内,并通过焊接与其固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钻头的材料为肯纳2210超细晶粒硬质合金,钻柄的材料为45钢。
作为优选,所述钻头钻心直径为0.25~0.3D。
另外,上述钻头两个螺旋槽表面粗糙度Ra=0.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钻头采用肯纳2210超细晶粒硬质合金,具有很高的高温强度,在1000℃左右能保持85%以上的切削能力,从而能够很好的进行切割;该合金和钛合金的亲和力最小,大大提高了刀具抗粘结磨损的能力;该合金为超细晶粒耐磨性是普通硬质合金的3倍,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2)本发明的钻头钻心直径为0.25~0.3D,大大提高了刀具的刚度;
(3)本发明的钻头顶角为140°,改变了轴向和径向方向切削阻力的分配比例,增强了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4)本发明在钻头的切削刃上开了两个对称的分屑槽,大大降低了加工时的切削阻力;
(5)本发明钻头两个螺旋槽的表面粗糙度Ra=0.2.减轻了钛屑与刀具的粘结磨损,有利于切削的顺利排出;
(6)本发明设置有内冷螺旋孔,能够更好的在其工作中对其进行降温,同时能够通过冷却液排出时的背压进行强力排屑,进一步提高了其排屑能力;
(7)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跟加工的成本较低,能够很好的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路是,提供一种深孔双螺旋内冷钻头,提高了钛合金深孔加工刀具的耐磨性,提高了刀具刚度,增强了加工中的稳定性,降低了加工时的切削阻力。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深孔双螺旋内冷钻头,包括钻头,该钻头尾端还连接有钻柄,且该钻柄通过焊接与该钻头固为一体。
上述钻头包括钻头主体1,在该钻头主体1的后端还设置有连接头2,在该钻头主体1与连接头2的内部还设置有内冷螺旋孔7,同时在该钻头主体1上还设置有分屑槽6以及内冷螺旋孔7。
作为优选,所述钻头主体1的顶角角度为1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烽火机械厂,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烽火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39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板类零件加工的锥孔钻铰刀
- 下一篇:压力、流量无级可调的大型液压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