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阻式高楼逃生缓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0463.9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3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索双富;宋龙朝;魏云峰;司得臻;付聪;李德生;谭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A62B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阻式 高楼 逃生 缓降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楼缓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阻式高楼逃生缓降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楼、写字楼等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带来了极为严峻的安全问题,当高楼发生火灾等险情时,仅仅通过逃生通道往往无法尽快逃离,人们只能坐以待毙,从而造成严重的伤亡。面对上述问题,近年来人们开发了许多高楼缓降装置,高楼缓降器具有操作简单,便于安装使用的特点,能迅速的将人员救离高楼。但目前的高楼缓降装置普遍存在依靠摩擦方式耗散能量,不可多次重复使用。对于公共场所,如果逃生人员较多,则存在着多次使用后,缓降装置安全稳定性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导致后续逃生人员无法安全逃生。另外,目前的高楼缓降装置存在着钢丝绳直径与放绳轮的直径比不符合建筑起重设备的规定的问题,由于放绳轮直径过小,导致下降绳的弯曲应力过大,为多次重复使用带来了隐患。为此,我们发明了气阻式高楼逃生缓降器,其利用气阻方式进行能量的耗散,同时,也适当加大了放绳轮直径,以减小钢丝绳的弯曲应力,从而实现性能稳定的目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阻式高楼逃生缓降器,以解决现有高楼缓降装置利用摩擦耗散能量原理所导致的使用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不适合多次重复使用的缺陷。改变放绳轮直径与悬挂钢丝绳直径比过小的问题。本发明具有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气阻式高楼逃生缓降器,包括传动机构、放绳机构以及制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为一行星轮系,包括通过机架轴承7安装于左机架31与右机架9间的放绳轮3、安装在放绳轮3内且和其相内啮合的行星轮21以及安装在放绳轮3中心且和行星轮21相外啮合的太阳轮30,行星轮21与行星轮轴20连接,行星轮轴20由行星轮轴承23支撑于左机架31上,太阳轮30与左中心轴27连接,左中心轴27由推力球轴承29支撑于左机架31上;所述放绳机构为放绳轮3;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多个由气缸固定环1和右机架9连接的气缸2、放置在气缸2内的活塞4以及和活塞4连接的连杆16,所述连杆16安装在曲轴17上,曲轴17与右曲柄15一端连接,右曲柄15另一端与右中心轴13连接,右中心轴13和左中心轴27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右机架9和左机架31上。
所述气缸上开有小孔,开孔的大小根据下降速度进行调整。
所述放绳轮3的轮外有两个轮槽,槽内分别安装悬向相反的两根钢丝绳32,钢丝绳32由钢丝绳卡头33固定。
所述钢丝绳32的长度根据具体高度决定,但轮槽内要保留至少两圈的多余量。以减少固定端钢丝的受力,防止钢丝绳被拉脱。
在所述放绳轮3外侧对称安装多对能够在机架上转动的机架轴承7。
本发明气阻式高楼逃生缓降器通过传动增速,把人员下降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运动,通过压缩气体产生阻力力矩,从而实现减速制动目标,此种方案最大的优势在于发热小,可重复使用,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气阻式高楼缓降器的外形结构图。
图2为气阻式高楼缓降器的内部剖视图。
图3为气阻式高楼缓降器的C-C向剖视图。
图4为气阻式高楼缓降器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气阻式高楼缓降器的B-B向剖视图。
图6为气阻式高楼缓降器的总体结构立体图。
图7为气阻式高楼缓降器的总装侧视图。
图8为放绳轮侧视图。
图9为行星轮系布置图。
图10为气缸——连杆布置图。
图11为连杆——曲轴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气阻式高楼逃生缓降器,包括传动机构、放绳机构以及制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04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