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期演进网络下数据流调度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8954.1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8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刘倩;邹子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0 | 分类号: | H04W28/10;H04W72/08;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期 演进 网络 数据流 调度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长期演进LTE网络下数据流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数据包的优先级将各数据包放入媒体接入控制层的各数据队列中,以形成至少两个优先级的数据队列;
根据数据队列的优先级计算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包的传输截止时间;
当用户设备进入警示区域时,将至少一个优先级的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包的传输截止时间更新为当前调度周期内的时间点;
分别根据数据队列的优先级和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包的传输截止时间为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包分配资源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TE网络下数据流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设备进入警示区域时,将至少一个优先级的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包的传输截止时间更新为当前调度周期内的时间点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所在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周期性地识别所述用户设备是否进入待触发小区切换的警示区域中;
当识别到用户设备处于所述警示区域时,将至少一个优先级的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包的传输截止时间更新为当前调度周期内的时间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TE网络下数据流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所在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周期性地识别所述用户设备是否进入待触发小区切换的警示区域中包括:
计算所述用户设备所在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平均信号强度;
当所述用户设备所在服务小区的平均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邻小区的平均信号强度与设定的门限值之和时,则所述用户设备处于待触发小区切换的警示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TE网络下数据流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调度周期内的时间点为当前时间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TE网络下数据流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为数据包的服务质量等级标识QC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TE网络下数据流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数据包的QCI将各数据包放入媒体接入控制层的各数据队列中,以形成不同QCI的数据队列包括:
根据数据包的QCI,识别出多媒体数据队列和传统数据队列,其中,所述多媒体数据队列包括因特网协议IP语音数据队列和/或视频数据队列;
将各数据包分别放入媒体接入控制层的多媒体数据队列和传统数据队列中;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优先级的数据队列为所述多媒体数据队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TE网络下数据流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视频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包的传输截止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视频数据队列中数据包的帧组结构和当前的信道质量计算传输截止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LTE网络下数据流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三个优先级数据队列,且优先级顺序递减,则分别根据各数据队列的优先级和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包的传输截止时间为各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包分配资源块包括:
将第一优先级数据队列和第二优先级数据队列中数据包的传输截止时间在当前调度周期内的数据包,按照优先级分配资源块;
当判断出当前调度周期存在剩余的资源块时,将剩余的资源块分配给第三优先级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包。
9.一种长期演进LTE网络下数据流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队列形成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包的优先级将各数据包放入媒体接入控制层的各数据队列中,以形成至少两个优先级的数据队列;
传输截止时间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数据队列的优先级计算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包的传输截止时间;
传输截止时间更新模块,用于当用户设备进入警示区域时,将至少一个优先级的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包的传输截止时间更新为当前调度周期内的时间点;
资源块分配模块,用于分别根据数据队列的优先级和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包的传输截止时间为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包分配资源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LTE网络下数据流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传输截止时间更新模块包括:
警示区域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所在服务小区和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周期性地识别所述用户设备是否进入待触发小区切换的警示区域中;
传输截止时间更新单元,用于当识别到用户设备处于所述警示区域时,将至少一个优先级的数据队列中的数据包的传输截止时间更新为当前调度周期内的时间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89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