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水龟生态池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8811.0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8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景春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栖龟类的综合饲养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水龟生态池。
背景技术
目前,养殖户、养殖场的生态水龟池一般都包括水池区、休息区、喂食区、产卵区以及龟窝。其中水池区包括土池或水泥池、用于向土池或水泥池内输水的进水系统、用于将土池或水泥池内水排出的排水系统,休息区是提供龟娱乐休息场所,喂食区紧贴着水池区,大多数养殖户、养殖场喂饲料喂在水岸边的斜坡上,或者在水岸边搭建食料台,食料台用水泥板(木板、石棉瓦等)搭建而成,向水池区延伸,然而,将饲料放在斜坡上和食料台上,龟吃食时争抢、爬动会使部分饲料滑落入水池区中,少量的龟无法吃到饲料,日积月累,水池区里积累了很多残饵,再加上水池区的面积大,平时不换水,所以水池区内的水质容易变质恶化,导致龟发病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水龟生态池,该龟池能够防止水池区内水质的恶化,降低龟发病率,提高龟的成活率和繁殖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水龟生态池,其包括水池区、喂食区、产卵区、休息区以及龟窝,其中水池区包括水池、向水池内输水的进水系统、用于排出水池内水的排水系统,特别是,水池包括两个相邻并相对独立的深水池和浅水池,喂食区设置在浅水池内,深水池和浅水池的底部最低处均设有排水孔,该排水孔与排水系统相连通。
优选地,龟窝与产卵区分别设置在新型水龟生态池的两侧,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休息区包括竖立在深水池内的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上方的平台,所述平台高于深水池内水面的高度,深水池和浅水池均是自上向下逐渐变窄,浅水池的将产卵区与深水池相隔开。
更优地,龟窝有多个,并且多个龟窝沿着新型水龟生态池的一侧部并排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龟窝具有与深水池相连通的洞口,深水池内的水位低于洞口的位置。
更优地,休息区还包括水生植物放养区。该水生植物放养区包括分别与深水池两端能够形成闭合区的围竿,水生植物漂浮在围竿与深水池端部形成的闭合区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和优选方面,新型水龟生态池还包括与排水系统相连通的窨井,排水系统包括分别与深水池和浅水池底部最低处的排水孔相连通的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以及相对应的第一排水阀和第二排水阀,进水系统包括分别与深水池和浅水池相连通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以及相对应的第一进水阀和第二进水阀门,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均与窨井相连通。
此外,新型水龟生态池还包括与龟窝相同侧并沿着该侧均匀分布在新型水龟生态池外侧的树。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将水池划分为两个相邻并相独立的深水池和浅水池,并将喂食区设置在浅水池内,使得喂食区与深水池相对独立,防止了残料自喂食区滑向深水池,同时在深水池和浅水池的底部最低处设有排水孔,便于深水池和浅水池内水的更换,提高深水池的水质,降低龟发病率,提高龟的成活率和繁殖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温室龟池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温室龟池的结构左剖视示意图;
其中:1、水池区;10、水池;100、深水池;101、浅水池;2、喂食区;3、产卵区;4、休息区;40、支撑住;41、平台;42、水生植物放养区;420、围竿;5、龟窝;50、洞口;6、窨井;a、第一排水管;b、第二排水管;c、第一排水阀;h、第二排水阀;d、第一进水管;e、第二进水管;f、第一进水阀;i、第二进水阀;g、排水孔7、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水龟生态池,其包括水池区1、喂食区2、产卵区3、休息区4以及龟窝5,其中水池区1包括水池10、向水池10内输水的进水系统、用于排出水池10内水的排水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景春,未经张景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8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