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华绒螯蟹蟹苗的拦网式捕捞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8015.7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1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冯广朋;庄平;刘鉴毅;章龙珍;侯俊利;王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9/02 | 分类号: | A01K6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华 绒螯蟹 蟹苗 拦网 捕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华绒螯蟹蟹苗的捕捞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大闸蟹,是我国农业部确定的水产养殖主导品种之一。长江口是我国最大中华绒螯蟹天然产卵场,20世纪末,天然蟹苗曾被卖到8万元/斤,被称为“水中软黄金”。长江口产卵场出产的蟹苗因其优良的种质,在我国中华绒螯蟹产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支撑着我国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高速发展。长江口水域蟹苗起汛的时间一般在每年农历5月底,当涨潮时,蟹苗溯江而上,此时渔民就利用抄网、网簖、船挑网等采样工具进行捕捞。此外,进行蟹苗捕捞的方法还有微流水诱捕法、灯光诱捕法、诱饵抄捕法等。目前,在长江口水体中进行中华绒螯蟹蟹苗捕捞的主要工具包括使用塑料窗纱或聚乙烯筛绢制成的抄网、网簖、船挑网等,使用这些工具成本较高,体力付出大,而且捕捞效率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便易行、廉价高效的中华绒螯蟹蟹苗捕捞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拦网式捕捞装置,该捕捞装置由固定杆、引网、拦网、导网、囊网、固定绳组成,其特征是将2片引网成倒“八”字形设置,引网的后端连接拦网,拦网成“八”字形设置,拦网后端连接导网,导网成倒“八”字形设置,导网连接1个囊网;引网、拦网、导网、囊网均由聚乙烯网衣制成,网目规格为每平方厘米28-32目;引网、拦网和导网均由固定杆固定于水中,其上沿高出水面35厘米,防止蟹苗逃脱;囊网前部由固定杆固定于水中,后部由固定绳系在固定杆上;蟹苗苗汛开始后,将蟹苗捕捞装置架设在江口河道中,涨潮时,蟹苗随着水流沿着2片引网和2片导网形成2个外大内小的倒“八”字形,将蟹苗逐渐引入囊网,从而被捕获,当水流进入平潮期时,及时将囊网解开,将捕获的蟹苗收集,以免捕获的蟹苗随着退潮的潮水逃脱。
本发明的突出特点在于捕捞工具结构简单,廉价高效,易于推广,运用了江河口涨潮与退潮的节奏进行蟹苗捕捞,整个蟹苗捕捞操作流程简便可行,省时省力,2012年,该捕捞捕捞方法进行蟹苗捕捞实验,每个潮水可以捕捞蟹苗20公斤以上,具有省时省力、捕捞效率和经济效益高的显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华绒螯蟹蟹苗的拦网式捕捞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进行蟹苗捕捞时,先在江口水面或者河道中将蟹苗捕捞装置架设好,该蟹苗捕捞装置由固定杆1、引网2、拦网3、导网4、囊网5、固定绳6组成;采用2片引网成倒“八”字形设置,引网长度为25米,高度为4米;引网连接拦网,拦网成“八”字形设置,拦网长度为8米,高度为4米;拦网连接导网,导网成倒“八”字形设置,导网长度为7米,高度为4米,导网形成1个宽度为3米的口门;导网的口门连接1个囊网,2片引网和2片导网形成2个外大内小的倒“八”字形,将蟹苗逐渐引入囊网,囊网长度为6米,囊网前大后小,前面宽度为3.5米,系在导网上由固定杆固定于水中,囊网后部由固定绳系在后部固定杆上;引网、拦网、导网、囊网均由聚乙烯网衣制成,网目规格为每平方厘米28-32目;引网、拦网和导网均由固定杆固定于水中,引网、拦网、导网上沿高出水面35厘米;每年蟹苗苗汛开始,当江口涨潮时,蟹苗随着水流沿着引网与导网逐渐进入囊网,从而被捕获,当江口进入平潮期时,及时将囊网解开,将捕获的蟹苗收集,以免捕获的蟹苗随着退潮的潮水逃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80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