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预肥胖诱导胰岛素抵抗的中药复方及其双层渗透泵制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63000.1 申请日: 2013-02-28
公开(公告)号: CN103127324A 公开(公告)日: 2013-06-05
发明(设计)人: 卜乐 申请(专利权)人: 卜乐
主分类号: A61K36/884 分类号: A61K36/884;A61K9/44;A61P3/04;A61P3/10;A61P13/12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卢亚丽
地址: 200070 上海市闸***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干预 肥胖 诱导 胰岛素 抵抗 中药 复方 及其 双层 渗透 制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预肥胖诱导胰岛素抵抗的中药复方及其双层渗透泵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肥胖常并发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血脂异常、脂肪肝等代谢相关疾病,是公认的威胁人类健康的潜在杀手。自1997年WHO将肥胖症定义为全球流行病以来,肥胖在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同时,却以一种更为迅猛的态势在全球各地蔓延。截至2008年,WHO官方统计提示全球有14亿的超重人群,其中接近3亿被定义为肥胖症患者。此外,全球还有接近4千万的超重儿童。近年来,中国已成为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2012年,中国有5%的人口被诊断为肥胖症,在北京、青岛、南京等城市人口中这一比例已升至20%以上。肥胖尤其是内脏型肥胖是引发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主要因素,而IR则是糖尿病、高血压及脂代谢紊乱发生的共同土壤。医学界已把伴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称为“死亡五重奏”,这可能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因此,针对其病因和机制,防治IR所致的代谢异常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肥胖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其发生机制众说纷纭,迄今尚未明确,因此,也缺乏科学有效的手段干预肥胖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在我国古代医籍中关于肥胖病的论述可以追溯到《内经》时代,其把肥胖的人分为“脂人”、“膏人”、“肉人”三种。《灵枢·卫气失常》篇对这三种人给以了具体的描述,其中:“膏者,多气而皮从缓,故能纵腹垂腆。”具体地说,“膏人”其脂肪主要分布于腹部,身小腹大,脂膏集中于腹部,与近代医学的腹型肥胖类似《黄帝内经》认为,肥胖的病机主要与人的气血多少、痰浊以及瘀血有关,“盖人之肥瘦,由血气虚实使然也,血实气虚则肥,气实血虚则瘦”。中医学认为,肥胖的形成主要跟饮食习惯、脏腑功能和体质有关,先天禀赋、过食肥甘厚味、内伤七情、好逸恶劳等引起“痰湿”、“瘀血”、“脾虚”、“肾虚”或“气虚”,“痰湿”、“瘀血”为其标,“脾虚”、“肾虚”、“气虚”为其本,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

对于肥胖所致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徐蓉娟[徐蓉娟.代谢病辨证与膏方治疗特点[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11):21-23.]将肥胖所致胰岛素抵抗分为两型:脾气虚弱证和痰湿内蕴证。张健[张健.从脾论治胰岛素抵抗[J].河北中医,2007,29(2):132-133.]、刘承琴等[刘承琴,赵建群.2型糖尿病胰素抵抗重视从脾论治的思路[J].新中医,2003,35(9):28-29.]指出脾虚湿盛是胰岛素抵抗的病理基础。脾虚则运化失职,不能转输精微营养物质充泽毛、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而是聚湿成痰,或化毒、化燥伤阴,久之,则伤及脉络,影响全身。脾胃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过食肥甘损伤脾胃,滋生痰湿与邪热,痰热内盛而发为消渴。脾气虚弱或脾阳不足,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则无以生,生化乏源。或脾之运化水液功能失常,水液不能布散而停滞体内,可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如《医贯·消渴论》说:“脾胃既虚,则不能输布津液,故渴,其间有能食者,亦是胃虚引谷自救。”

目前的减肥药物中以单胺再摄取抑制剂西布曲明及脂酶抑制剂奥利斯他疗效较为确切,但该类药物易出现厌食、失眠、腹痛、眩晕以及促发乳腺癌的发生等副作用。近几年对肥胖病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治则治法及专方专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在防治肥胖的各种临床并发症方面显示出中医药巨大的潜力和优势,运用健脾、化痰、活血、理气等方法能明显改善肥胖患者脂质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高凝血状态等,而且能够减少复发,可望为肥胖症的药物治疗注入新的活力。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很多中药有效成分对脂肪细胞胰岛素有增敏作用,即在降低血糖及控制体重方面双管齐下。如黄芪、黄精、葛根、玉竹、虎杖、丹参、枳壳、陈皮均有降糖作用[丁学屏.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4:101-104.]。滋阴之品大多通过刺激胰岛分泌以及提高胰岛素敏感度而起降血糖作用[颜正华.中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51-854,507.]。活血化瘀类药物可提高对糖负荷的反应性或改善胰岛素外周抵抗机制,并且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2-145,148.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卜乐,未经卜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30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